静波法师:从《心经》、《普门品》到《大悲咒》感悟人生 第二讲

佛教徒只有通过利他,才能完成自利。因为大家除了不愿意就是舍不得,所以利他自利的过程实在是不易,甚至于有精神和信仰追求的人被认为是傻子。有时候,我们在利他的时候,难免按照自己的标准。我们是什么标准呢?比如,我们喜欢吃甜的,就把这个甜的东西送给别人;我们喜欢吃辣的,就把辣的东西送给别人。那说明我们不但是我执,而且愿意领导别人、驾驭别人,这当然陷入了另外一个误区。

既然佛法的缘起是“自离不开他,他离不开自”,那么说明什么问题呢?说明缘起无自性。如果我们是缘起,那么他也是缘起。既然谁都是离不开彼此的缘起,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换位思考、感同身受呢?这个问题是需要大家认真思考的。只有自利,才能利他。既然是在有能力的情况下,那么需要努力利他。只有利他,才能更好地修福修慧。如此看来,我们如何能更好地自利利他呢?《心经》告诉我们,如果安定了自己的内心,那么就会是最好的学佛。

“因为生而为人,所以实在是不易。”

为什么不易呢?佛经告诉我们:“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中国难生,善知识难遇。”什么意思呢?

所谓“人身难得”:获取人身的确难能可贵。要想得到人身,佛经告诉我们,需要持守五戒,乃至需要培养善根。只有生而为人,才会有因缘学习佛法的解脱智慧,可谓人身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