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波法师:从《心经》、《普门品》到《大悲咒》感悟人生 第四十二讲
“从闻思修而入三摩地。”
就是以音声做佛事。所谓闻:只有有声音,我们才能听到这个声音,从而听闻佛法。所谓思:就是开始思考其中的道理。所谓修:就是改变。如果有道理,那么为什么还要执着我与我所呢?所谓入三摩地,三摩地就是正定,需要能所不住、如如不动。“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我管你是妖风还是什么人来疯呢?我都不执着,这应该是正定,所谓三摩地。此时就是没有我执了。只有没有我执,才能解脱、自在,从而没有没有烦恼。然后进入解脱生死的境界。只有无我,才能解脱。如果有人坚持“我还是有我”,那么没有办法解脱、往生净土;即使去了,也是下品下生。如果总是坚持计较人我是非,那么念佛也是假念,不是真念,难道不是这样吗?因为我们要解脱,所以需要无我,只有无我才可以解脱。佛菩萨不是不帮助我们,而是我们不愿意被帮助。为什么?因为佛菩萨已经帮助我们了,比如告诉我们“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所以我们凭什么不去“照见五蕴皆空”呢?佛菩萨还告诉我们:“是诸法空相”,外边还是假的,我们为什么不相应诸法空相呢?我们学佛不就是要相应吗?我们应当依教奉行、扪心自问。其他的人都在受苦受难,如果我们解脱了,那么会怎么样呢?如如不动。然后进入“无我”。就是没有我执了。没有我执,我们才解脱、才自在,才会没有病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