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波法师:从《心经》、《普门品》到《大悲咒》感悟 人生 第五十二讲

如果自己不做,别人做了还闹心,那么这是希望都同他一样犯浑。啥都不干是正常的学佛吗?这样的人说自己学佛,只能是自欺欺人、害人害己,佛教并不认为这样的现象是在学佛,只能是假借的招牌而已。真正的学佛人要随喜人家功德,而不是羡慕嫉妒恨,更不是无事生非、危言耸听、落井下石。

如何是随喜呢?如果说:“你请的佛像真是庄严,随喜赞叹!”那么说明人家的功德和你随喜的功德是一样的。如果说:“这个佛像并不庄严,乃至于故弄玄虚。”那么不但误导了别人,而且也污染了自己……当然,我们也并不是说,即使那个佛像本来不庄严,也要硬着头皮说庄严,当然又是假话。如果佛像本来庄严,那么硬要吹毛求疵、横生枝节,当然也是妄语。我们需要扪心自问。
“自我警醒:应当更加努力。同时,自己应该有这样的反省:自觉没有慈悲智慧、道德修行,不足以做他人的老师。如此,佛教徒应当感到惭愧和忏悔。”
对于大多数的佛教徒而言,需要反省自己,不要一昧地指责别人,我们现在是不是有好为人师之嫌呢?经常出馊主意、瞎指挥,本来并不明白佛法,因为不懂装懂,所以是任性妄为,乃至于坑蒙拐骗于人家,并且屡试不爽,当然是邪见和罪恶。
“由此可见,我们的佛教徒应当‘学为人师,行为示范’。”
我们应该向佛陀学习做人家的老师,能力上具备为学生的传道授业解惑,行为上可以做世间人的楷模。如果没有了这样的内容,那么还会有说服力吗?要知道:我们可以骗人于一时,怎么可能骗人永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