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波法师:为什么佛法不兴盛?

图片
在宋朝的时候,临济宗有位浮山法远禅师,年轻的时候,曾和几个同修,从四川到河南亲近叶县归省禅师。归省禅师对自己的弟子、寺院的住众特别严厉、苛刻。当浮山法远禅师一行不远千里、餐风露宿到达时,正是滴水成冰的寒冬季节。归省禅师听说外面有人求见,二话不说,就用盆装了冷水冲着门外正恭敬合十站立的几位禅和子一下子泼了出去。
在非常寒冷的季节,用一盆冷水把他们都泼了一下,看起来极其不近人情,但这就是考验,这就是磨炼。我们自己也是一样的,经历过太多的故事。只有经历过苦难,你才能成长啊!如果没有经历过苦难,你如何能够心里有定力?有点儿风吹草动你都抱怨,承受不了?怎么能了生脱死?一蓑烟雨任平生,孤独地来,孤独地走,风风雨雨,本来如此。

图片

经过这一泼,同来的很多人转身就走了。
谁在这里待呀?这么冷酷!这么无情!
但浮山法远禅师还有另外一位坚持不走。归省禅师就问:“你们两个怎么还不走?他们回答:“我们几千里路跑来亲近法师,难道一盆冷水就能把我们赶走吗?归省禅师听了说:“那就先住下吧,安排你们去斋堂做饭。
你以为呢?一出家就想要做点什么好事?不可能啊!我刚出家的时候,就做过一年饭哪!因为你必须做饭!三点多钟就得起来,你不起来行吗?而且我们那时已经不再是最苦的,最苦的会比我们那时更苦。
归省禅师的寺院条件非常艰苦,伙食也不好,炒菜也不怎么放油。库房里倒是有一点好东西,但归省禅师不让拿出来,非常惜福。平时,浮山法远禅师只能按照寺里的规则调理大家的饮食。但有一天,归省禅师出远门了,他就大着胆子把库房里的好东西找出来煮了粥。正要吃的时候,归省禅师居然回来了,只见他不作声,假装不知道,跟着大家一起吃。可吃完后呢,眼一睁,“把做饭的叫来”,呵道:“今天的粥是你做的吗?你私自盗用常住的东西,犯了盗戒,要还!
看起来极其严厉。如果这样的一个和尚在今天,那么他那个寺院的出家人可能全都跑掉了,寺院里只能就剩他一个人。肯定就是这样的!但是我们想一想,整个社会,以目前的这样子,如果再没有一个人能够通过外在的那种要求去挽救,去改变我们的心里,那么大概佛教也没有什么希望了。因为我们终究是要解脱的!我们是不能混日子的!混日子还不好混吗?几十年就完事了。

图片

浮山法远禅师没说什么,就把自己的衣服典当来还清了粥钱。款罚完后,归省禅师还是将浮山法远禅师打了三十棒赶了出去。可浮山法远禅师不愿意离开这个寺院,晚上只好住在寺院附近店铺的檐下过夜,白天仍找机会到寺院亲近归省禅师,听他上堂、讲法。
不但你要还钱,还打棒子。过去出家难不难啊?难哪!太难了!现在我每天期待着有人来出家,就是没几个人来。因为这样的原因,二〇一六年五月份,有人打电话说,要来九个人,其中有五个男的、两个女的,两个陪同前来。我说两个女的不能要,因为是男众寺院,我们要考虑一个责任和影响问题。那个人说他们在兰州,先去西安,然后坐飞机过来。我说:什么时候到?”“明天下午一点五十分。”“好,我派车去接。过了一会儿,他又打电话来说:飞机票差了两千多元钱,你能不能给我打过来?我说:可以,明天来了之后我给你报销。直到现在,这些人还渺无音讯……原来是遇到了江湖骗子。
我可以告诉诸位的是:这个人说认识我,但是我们也不认识谁呀!稀里糊涂,姑妄言之,姑妄听之。所以江湖不险恶吗?实在险恶。

图片

有一天归省禅师出门,看到浮山法远禅师站在店铺的檐下,就说:“那店铺都是寺院的房产,也是常住的东西,你站在这里也是要交房钱的!浮山法远禅师什么都没说,就把自己化缘来的财物交给了归省禅师,权当饭钱。”
乍一看,这和尚太贪了,脾气太不好了,但是我们可以这样讲,和尚什么都带不走,理论上是这样的,事实也是这样的。而且,每座寺院我们也不能卖,只有使用权,只能看着它,只能庄严它,只能修好它。当大家进来的时候,感觉心情很舒畅,所谓“庄严国土,利乐有情”,这是我们的责任。
正当很多人疑惑归省禅师的过分之际,归省禅师反而高兴地说:“那个浮山法远啊,的确是个法器,叫他来吧!”
他在考验一个能担当的人!那么这个担当的人,一定不是一个脆弱的人,一定不是一个变化多端禁不住磨难的人。所以,这个考验应该是很沉重的!但是,也应该是很值得。诚如苏东坡所说: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图片

最后,归省禅师把法传给了浮山法远禅师。
由此我们感觉到,那个年代的传法是非常非常负责任的!而我们现在的传法是值得怀疑和商榷的……这个问题,很复杂!不想多说,多说就要得罪人。特立独行,不是什么好事!“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努力之后,若不能改变,何妨放手……而这样恰到好处的尺度,不易拿捏!深了,别人消化不良;浅了,被误解混日子……很难尽如人意!
现在,一些人说佛法不兴盛!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对佛法没有恭敬心,没有依教奉行,没有入情入理……总是寻找捷径,总是别有用心。古来大德为亲近善知识付出的忍耐,是值得我们汗颜的。
不好意思!我们想一想,在受三皈依后,如果真能皈依佛法僧三宝,那么所得的功德,能够比布施什么三千大千世界珠宝琉璃、四大宝藏的功德都要多得多……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去对三皈依负责任,对佛教正法负责任?如此才有希望,才有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