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波法师:穷释子,口称贫,实是身贫道不贫

永嘉禅师《证道歌》里说:“万两黄金亦消得。”如果五观明白、三心通达,那么即使供养出家人一万两黄金也可以消化得了。只是他应该是一个真正修行人的标准。如果不是一个真正的修行人,只是单纯活在比较分别的凡夫心的比较世界里,当然只是福报,而不是解脱的功德,已经没有了信仰的根本是解脱了。因为出家人用餐原来是:通过结缘分享成就别人,完成自己的修行本分。出家人在接受饮食的时候,需要观照:五观和三心。如果不能观照,那么就等于是单纯的吃饭而已,没有真正的修行。可见,出家人过斋是做一堂佛事。所谓佛教五堂功课,就是:早晚功课,蒙山施食、上供,还有早午的过斋。


不可以求好而嫌坏。


佛教徒应当随遇而安、随缘自在;不必在意吃得好、吃得坏,过简单的生活。只要吃得饱就好,只要能够滋养生命就好,只要能够用自己的生命对佛教法实践就好,然后再反馈给更多的人,通过感恩和报恩:同有缘的人,分享佛陀的正法,成就彼此的慈悲和智慧。这应该就是对信仰的担当和负责。此时应该是:“穷释子,口称贫,实是身贫道不贫。”身心的解脱自在,就是对佛法的真正感悟,应该就是对信仰受益了。可见,当我们没有理由说这个是好的、那个是坏的时候,应该是透过俗谛的假相,悟入到生命的实相真谛了。此时,烦恼和生死已经不再能困扰。


应当以平等心来接受。


过去佛教生存的因缘,出家人托钵乞食,托钵时要次第而乞,就是:我拿着一个钵去托钵乞食,我就按着顺序——一家、二家、三家、四家、五家、六家、七家,依次托钵七家。如果认为哪一家最富而越过别的人家到那一家去,就不是佛法。请记住,托钵乞食是在实践打破执着的心:物我平等,贫富无差……不再是平常的要饭人,是有尊严的乞丐:上乞诸佛之理养慧命,下乞众生之食养身命。如此托钵,就是修行,而不是哗众取宠。时代的方式不同了,修心不应该被改变。出家人的每一天,都是活在佛法的修持之中。因为践行没有分别的心,所以遵守规则何妨万物围绕。乞食的过程中,不论那一家有还是没有,都要按着次第去做,这才叫普度众生的佛法。而不是,看到谁穷了,专要穷的;或者看到谁富了,专要富的。这些都是不符合佛法的平等心乞食。


现在的佛教徒,做得就不一定是相应的,需要反省和调整:不住贫富,随缘自在。从而不似社会价值观念。当然,佛教不应该拒绝任何一个众生,有钱的人有资格来学佛,没有钱的人一样有资格来学佛,这是普度而不是分别。如果我们仅仅认为:有钱的人有资格学佛,没有钱的人没有资格学佛,那么应该是佛法的迷失和异化。如果我们习惯于人情化、世俗化,那么不是烦恼和生死的解脱自在。佛教徒要面对现实万相差别,完成心里的不住平等的不二法门:面对表面的现相上,大家完全不同;不住本质的空性上,大家没有差别。


只有这个时候,才能够让富人改变他的我慢、骄傲之心,让穷人改变他的自卑之心,让他们在佛法里感觉到真正的平等。这才是法喜充满。否则,因为自卑,所以就会努力地攒一点钱,然后为了赢得师父多看自己几眼,像赌博一样把钱都交给师父了。师父于是看他几眼,以后不再看他了,他甚至在背后一直发牢骚……我听到过这样的故事。


一个捡破烂的人,通过捡一段时间,挣了几千元钱,一下子交给一个师父了,应该是血汗钱。当时那个师父看了他几眼,以后再不理他了,于是一直很后悔。当他同别人诉说的时候,我认为是对佛法的误会,甚至是一种伤害。为什么会是这样结果呢?他自身对佛教的信仰理解也有问题,同时需要量力而行。可见,佛教徒需要学习慈悲和智慧,以此打破烦恼和生死轮回。布施需要量力而行,是改变贪心执着的修行方法,并不是目的。


得到食物之后,仅仅是“为疗形枯”,来解决身体饥渴、滋养生命的需要。


我们要满足生命的基本需要。如果营养过于丰富,比如肉食,不但伤害了慈悲,而且饱暖思淫欲,往往很难控制自己的心。如果我们每天只是安于现状,不思担当进取,那么就是浪费生命、断送慧命腐败。当然,如果能够处理适当,那么应该不是问题。生活得好一点或者差一点,应该不是问题。问题是,让佛教徒去分享佛法、实践佛法、彼此受益,这才是出家人的本分。所谓:弘法是家务,利生是事业。


又如同蜜蜂在花朵之中采蜜一般。


当年出家人的乞食,如同蜜蜂在花朵之中去采蜜一样。蜜蜂采蜜时,不去破坏花的存在根本。如果把那个花都损伤了,那么它将来怎么办?伤害了众生的生存基础,并不是佛教的慈悲和智慧的精神。


目的仅仅是为自己取得所需,同时还要使施主除去烦恼。


有人可下逮住一个施主,让人家干这个、干那个,一再地提出要求,直到最后把施主吓跑了,说:“这佛我不能学了……”一旦逮住了就不撒手,人性岂能坚持长久?我们必须彼此互动,要为更多的人考虑,要让他们感觉到师父并不复杂,佛教是简单的信仰。我们对施主去着想,施主也会考虑:当真正需要的时候,应当体现出自己的布施心行。这应该是没有困难的互动基础。当我们只为自己着想时,时间久了,都会麻烦。因为大家总会醒来,总有一天会觉得:“师父怎么会贪得无厌、没完没了呢?”


不为别人考虑,这是非常尴尬的学佛行为。因为我们自己也应该慈悲,慈悲不是别人对自己的,也不是单纯的说教,是对所有人的互动,是言行一致,所以要换位考虑。请记住,当给予的人(施主或者居士),去布施给予我们的过程中,应该是把自己的我执和贪嗔痴也布施了出来,这应该是最好的佛法实践。也就是说,我们把自己的烦恼,把自己的所有障碍也布了施出来。只有这样的布施,才是最好的施者。现在我们把需要或者不需要作为衡量布施的标准,只是布施的表面现象,是对佛法的误解:可以从这里开始,不能从这里结束。接受布施的人,应该感悟到改变我执的彼此受益的佛法实践。这应该是财法二施檀波罗密具足圆满,是彼此的谦卑,而不是傲慢。这应该是佛法布施的法喜充满和功德圆满。如果没有了这个圆满,那么就已经不是佛法了。

上一篇:静波法师:佛法如水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