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而会影响到他们的家人、亲友,成为信心坚固的助念者。
学佛应该是彼此相助、彼此受益的故事。如果我们帮助他人,他人受影响再去帮助他人,那么就会灯灯相续、无有穷尽。记得1991的夏天,我曾经在北京因病住院,在我没有办法完全自理的时候,别人帮助了我。当我见好的时候,别人已经出院了。我们惟一能做的事情,就是去帮助需要帮助的别人。当别人对我说:“谢谢您的时候”,我会告诉别人“不用!因为我也曾经受过别人的帮助。”因为我受过别人帮助的人已经出院了,我已经帮助不了那个人了,所以我只有通过帮助你而感谢曾经帮助我的人,也希望你将来也能够帮助其他的人。我觉得这不就是佛法吗?如果我们帮助人,不一定非得去报答曾经帮助我们的那个人,那么我们报答别人,也正是报答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当然,如果我们帮助的人受益了,那么你去劝他,或者劝他的亲友,都去努力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这应该是有说服力的。
至于家属、亲友们在请求助念的同时,许多人都希望由出家师父前往开示。
虽然我理解这个心情,但是我们需要面对法律法规、社会公德、佛教戒律。即使是不违背,也要努力不影响佛教的形象和尊严。为什么呢?因为假和尚太多,我们出去容易被认为是假和尚,所以除非对寺院里边护持比较多的信徒,即使我们去,也要遵守规则。有人会问:“法师,你的心不平等啊?”其实这应该是一种平等。因为很多事情不是我们的能力范围,所以有信徒可以发挥他们的优势帮忙解决。这样热心而有能力坚持的人实在太少。我们希望现实中的佛教徒,明白公平的因果道理。因为佛教的知恩报恩本来就是信仰的内容,所以平等空性并不障碍现象的缘起。如果佛法是中道圆融的话,那么就不应该误解为绝对或者极端。
虽然寺院不会轻易派人出去,但是这不是我们拒绝。因为现实的环境比较复杂,既有考虑法律和社会的误会,也有自己信仰的自律。如果出家人跑来跑去,那么跑上瘾、习惯、刹不住车了,最后容易迷失了自己的责任和信仰。如果不再单纯的帮助当事人助念了,甚至有其它所图了,那么彼此的发心就会被污染了。这实在是偏离了佛教信仰的初心,应该是堪忧的事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