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波法师:我们现在需要把握当下,珍惜现在的因缘

只是,助念的人往往是比较松散的,并没有规范的组织。


因为考虑各种规则的关系,所以我们现在面对的因缘就是这样的,于是有了这样比较松散的助念形式。如果我们对现在针对这种助念的形式提出一点儿希望、一点儿设想的话,就是更加规范和理性。我们要怎么怎么样。我们现在需要把握当下,珍惜现在的因缘: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需要循规蹈矩、依教奉行,而不是任性和越位。只有我们现在努力了,就无需寻问未来的结果如何?至少我们现在应当面对到现在佛教徒的因缘,通过帮助有缘人而彼此成就。我们应该珍惜学佛的所缘境、下手处。


我们的现实中,有很多人,向我们当面,或者是书信,或者是电话提出过他们的期望和诉求。我们已经意识到了这些愿望。因为我们会考虑大家的所愿。我们是佛教徒,虽然大家的愿望需要考虑,但是我们应该考虑践行的入情入理的内容。如果我们能够遵守规则,而且能够做到,那么我们就努力行之有效地去完成。如果我们一直说,而又一直不能行,那么没有说服力,至少我们有责任引导:提倡慧命助念,提倡临终关怀。


这在以前,我们没有行动,甚至于忽略的信徒的所愿。因为现在已经意识到了生命的信仰需要,所以我们现在把它提出来,将来我们把它捋顺了,再去践行。发心助念、临终关怀依靠谁呢?说来说去,还是要依靠发心居士的相互帮助,还是要依靠诸位。我们能够依靠谁呢?法师既没有千百亿化身,也会受到法律、法规、戒律的约束,实在不容易参与和介入,只能做场外指导和顾问,为大家提供建议和参考。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在家佛教徒需要遵守规则:相互帮助和帮忙,彼此之间的相互成就。


如果法师有千百亿化身,那么你们就应该是我的化身,你能不能按照我讲说的佛法的道理去践行呢?如果你们能够身体力行,那么我们信仰的佛教就会有希望。如果我们讲说了佛法之后,你们掉过头来束之高阁,或者任性把它改了,或者利用佛教弄自己的那一套,那么佛教就没有希望了,真正的学佛实在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