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当事人家里人在深受其益之后,不知道如何报答佛教徒。
他们可能会给我们助念的人塞一个红包,或者给予报酬,或者请到饭店吃一顿饭,这都会难免。但是我们提倡绿色助念,千万不可以要,要了会很麻烦。因为我们成了被雇佣的人了,所以就会觉得:“我是雇佣你念佛的啊!因为我是雇佣你的,所以我也不会感觉亏欠了你什么。”可是如果我们坚持不要,那么情形就会完全不一样了。他会不知道怎么办了,“唉呀,这可怎么办呢?”只有这个时候,我们才有可能向他传授真正的佛法了:“没有关系,如果其他人家有事,你也可以帮忙其他的人。”你看他会不会?我相信90%的人都会,只有10%不会的人恐怕也是因为有事。所以我相信:不要钱要比要钱效果会更好。当然,一定会有人利用助念这件事谋取其它的内容,这是需要我们提高警惕的。
对于寺院里的门票,我们并不愿意收门票。因为我们对所有的佛教徒都是免费的,所以问心无愧。因为对于社会上的游客收取简单的门票,既可以帮助我们拦住一些看相、算命、摆摊人进入的影响,也可以减少信教群众护持寺院的负担;还有就是一些社会闲散的人徘徊于寺院里的复杂故事……所以寺院里的门票没有成为佛教徒失望的门槛,也不应该如此。我们不管你是哪里皈依的佛教徒,只要你进寺院里来,就是你的权力,捐不捐钱这是个人的意愿,我们不能对任何信徒有要求。我们坚持秉承着:不攀缘、不化缘;随缘不变,不变随缘。比丘虽然是乞士,但是应该是:上乞诸佛之理养慧命,下乞众生之食养身命。面对已经中国化了的佛教,我们需要遵守规则,应该有尊严的活着。
虽然我们不要钱,但是还是要捐就捐给寺院修福修慧。
寺院收钱做什么呢?应该是庄严这个十方共享的道场。大家要知道:捐到寺院里的钱不是分给了个人,而是修建、修缮了我们的道场:我们共同的精神和信仰的家园。我们的账目一定是清清楚楚的,无论是查不查,都是遵守良心和规则的。这虽然没有可以炫耀的,但是我们是可以问心无愧的。今年本来要查账的,我们随时准备接受主管部门查账。为什么呢?因为我们需要遵守规则,所以接受查账。如果信仰都不能遵守法律、法规,那么就是苍白无力的。如果明白了跑了和尚跑不了庙,那么作为过客的我们怎么可能不遵守规则呢?
如果当事人家里将红包送到寺院,就以为这份人情已经还了,他们自己已经没有负担了。因为他们心里想的是:因为你们这些人就是为寺院来募捐的,我已经出了钱了,所以我就没有负担了。而寺院里也尽量不要收钱。
为什么寺院也尽量不收呢。如果是这样的情形,那么他将来就会觉得:“哎呀,我可怎么报答呢?”于是,成为自己心里的一个负担。此时,应该借机地引导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