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波法师:要及早回头

为人处世都要学习认错,只有认错才不至于把小的过错变成大的过错。懂得认错的家庭会和谐,懂得认错的朋友会友好。如果彼此真要斗嘴,不仅仅是一句,一来一往,那就永远无休无止了。


如果我们斗嘴不停下来,一来一往,没完没了。比如说,我们今天有人讲话,我说:“你不要讲话。”他说:“那你怎么讲呢?”“你先讲了,所以我才讲。”“那你现在讲几句了?”……没完没了,现在的问题就是这样。当此之时,大家可以不吱声,就看着他;他一看大家看他,就不好意思了。我不吱声,就看着你,意思就是:“你已经影响到别人了啊?”他自己会不好意思,因为他已经被人关注了。他为什么被人注意了?因为他打扰别人了。虽然我们知道,总是有人麻木不仁,无所谓的了。


我们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做事时不希望打扰或者影响别人,走路要轻,说话尽量声音放低。很多次,我们正在斋堂里过斋,就听见外边大喊大叫,开始时以为打架了,一问,说不是。自称是佛教徒的人们,为什么说话不小点声呢?大家来到寺院里应该有敬畏之心,这样我们彼此都有功德。否则,一个人来到寺院里,大大咧咧,什么都不在乎的样子。这哪是有信仰人的表现?希望这样的佛教徒思想能够改变,这样的佛教徒行为能够转变。


甚至于父母向儿女也可以认错,老师也可以向学生认错,也没有关系。


我们错了,认错就好了!彼此就都很真诚,也非常和睦,心里也没有隔阂。不然的话,我们高高在上,有人只是不敢说,并不是不想说,因为怕说了有后遗症。大家可以试一试,如果你说的真对,没关系,那么我们就会改变;如果你说错了,那么也没关系,我们可以解释一下,或者不讲话就完了。那也犯不着大家都不敢说。我们现在有很多人,他当面不说,背后里有多少嘀咕啊?大家嘀咕得多了,传来传去走板了,而且越走越远。如此,这对于我们的佛教形象信仰有意义吗?没有意义。


可是我们就是有这样的习气毛病,不能把问题摆在桌面上,是谁的问题就是谁的问题。他表面不说,都怕得罪人。越怕得罪人的人,越往往不是一个好人。大家就会觉得,为什么事情没有发生之前你不讲呢?事情发生之后了,你在那里事后诸葛亮,瞎讲乱讲一通……你凭什么呢?为什么不防患于未然呢?任何事情在没有发生之前解决它不是更好吗?担当本身不也是最好的修行吗?


我们在没有堕落、轮回之前先把握好自己,这不是更好吗?以防将来下地狱了,手忙脚乱,说:“哎呀!苦啊!苦啊!”那么请问,那时的后悔还来得急吗?来不及了。所以要及早回头,及早认错,及早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