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波法师:《楞严经·五十种阴魔》简释第一百五十三讲

所谓“不作圣心,名善境界”,意思就是:如果面对境界不作证得圣果的想法,那么还应该是一个不坏的境界。

应该是善法境界,好啊!这应该是修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的境界。当然,不是每个人都会出现这种境界。

所谓“若作圣解”,意思就是:如果以为这个境界太好了,于是贪着于此,我已经和佛菩萨住在一起了,乃至于我已经是佛菩萨的想法,那么会怎么样呢?

“所谓“即受群邪”,意思就是:那就是一些个天魔外道,就会陪着你来了,同你作伴来了。如果你说你已经和佛菩萨住在一起了,那么这些个魔及眷属就会因此而亲近你,和你做朋友。

然后会怎么样?大家可以想象下丨而知。

D9.遥见遥闻 

经文:

【又以此心,研究深远。忽于中夜,遥见远方,市井街巷,亲族眷属,或闻其语。此名迫心,逼极飞出,故多隔见,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同大家分享一下《楞严经》这一段经文的意思,经文的意思告诉我们:

“所谓“又以此心,研究深远”,意思就是:我们在用心修行的过程中,进入一种禅定的境界。”

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因为我们经常会用妄想纷飞的心,这并没有进入真正的禅定,所以修行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很多的境界。在修行的过程中,当我们以为自己进入禅定之中,会怎么样呢?

所谓“忽于中夜,遥见远方,市井街巷”,意思就是:忽然之间在半夜,看见远方一些的情形。什么样的情形呢?

就是我们在自以为是的禅定里,突然间会出现一种境界,什么样的境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