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些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男女结合并建立婚姻关系,是家庭形成不可或缺的条件,也是整个社会奠定的基础。
如果没有家庭,就不会有社会。如果没有社会,就不会有国家。可见,我们回避不了家庭。虽然通过选择信仰解脱烦恼和生死,但是执迷不悟的人,或者更多佛教徒的因缘,都是是有家的人。我们总是需要面对它、接受它、解决它、放下它。如果我们一味地回避、指责、否定,那么会使很多佛教徒束手无策、不知所措。最终会怎么样啊?最终会出现很多笑话。
包括有家的人来找我们,找我们来干什么呢?因为她本身是有家的人,而有家的人应该对家庭负责,所以需要夫妻彼此合作,而不是逃避和回避。人家找我们问:“你们的佛教徒应该是这样的吗?”我说:“不应该啊!”“既然不应该,那么我们家那口子怎么会这样呢?”“她是没学好这个佛呗。”“她为什么没有学好呢?”“那你问我有什么用?我们绝对不会告诉当事人这样做”。如果当事人坚持自以为是,那么我们又有什么办法呢?是的,不考虑别人感觉的信仰,至少不是理性的信仰,毕竟任何借口都不是理直气壮的。因为在家人不是出家人,所以应该去面对家庭责任,应该去了却尘缘。
不过,最初的远古社会,人类往往过的是杂婚、群婚的生活。
因为我们有历史记载,所以往往说是这样的痕迹。我们的佛经也有记载,地球人是光音天上的来客,开始都是能飞翔的。这些人飞来飞去,看到地上有好吃的,因为觉得味道很好,所以吃多身体变重了,就再也飞不起来了,开始分别男女、美丑。当初的杂婚、群婚,就是这样的一种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