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波法师:佛教对家庭的看法第一百四十讲

如果是空不碍有,那么凭什么说没有呢?虽然是有,但是这个有是幻化的性空缘起,圣人境界应该是妙有。我们不应该给它弄没了,弄没了就是偏空或者断灭空。如果是相互指责的话,那么一定是两败俱伤,一定不是佛教徒的身份所应具备的心和行为。希望大家,能够理性地给自己一个很好的定位。

(六)夫妻应当如何配合才能维系幸福的婚姻?

如果两性是平等的,那么面对家庭与事业两难的情况,夫妻之间应当如何配合,才能维系幸福的婚姻?

当然,佛教提倡两性平等。在这样的情况下,夫妻应该怎么办?这应该是摆在佛教徒面前的一个问题。大家都知道,大家或许听说过,比丘尼有三百五十条戒,比丘有二百五十条戒,为什么要多了一百条戒呢?我可以告诉大家,戒律既是保护我们的,也是约束我们的。即所谓的既保护又约束我们。戒律的依据社会现实、男女性别的差异、身体的特点来决定戒律内容的,并不是对任何一个性别的优待或者是歧视,这一点希望大家不要误解。就像一个八十岁的比丘尼要拜八岁的沙弥一样,只能利益彼此的修行解脱道而言,于是非常有存在的意义。单纯就人性而言,显然是没有意义的。所谓修行佛道,就是与空性的佛性默契和相应。修行就是使我们自己不再执着的谦卑,也就是不要把自己当回事。如此,我们一定是解脱自在的。如果我们一旦放到人性上,我那么就会没有办法消化,凭什么?此时她的心里已经礼拜不下去了,何况还要礼拜那个八岁的沙弥?虽然不公平,但是我想说,我们学习的是佛性,而不是人性,这个大家需要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