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波法师:佛教对家庭的看法第一百五十讲

只是,即使自己找的对象也是彼此相斗,那是什么原因呢?因为时代有时代的痕迹,时代有时代的标准,所以大家觉得很好。我们现在物质生活丰富了,人类的独立意识增加了,可是依然感觉不到有太多的幸福在其中。那也有所谓的门当户对,也有所谓的为了物质利益,这些内是回避不了的。

传统女性也大都心甘情愿地处于隶属地位,言行举止往往和社会所认同的角色是对应的。

所谓的三从四德,怎么定位自己的身份,大家都做得比较好,也都认命了。比如家里来客人了,媳妇要去做饭,而且是不能上桌吃饭的。因为她必须要去做,所以彼此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平等。可是后来慢慢发现,这里有不平等的感觉了,甚至于敢于说了出来。当然,这应该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思维、行为,发生变化导致的结果。

从汉代班超所著的《女诫》,唐太宗长孙王后所著的《女则》,乃至陈邈妻郑氏著的《女孝经》等等,都可以看出女性本身对于女性角色的一种自我规范。

《女诫》就是妇女需要警醒自己的标准。女性自己觉得:“我就应该这样做”,而且整个的社会的价值观念认为:只有这样做才是最合格的女性。这应该是历史条件下的因缘。因为就是这样的标准,所以人们普遍觉得合理的。

尤其《女诫》中提出了“四德”和“夫者天也”,充分地表现出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的观念。

丈夫就是妻子的天。如果家里的丈夫没有了,就是天塌下来了,往往是这样的认识和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