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波法师:佛教对家庭的看法第二百九十三讲

孔子说:“富贵可求也,虽执鞭之士,我亦为之。”意思就是:如果富贵是可以得到的话,即使给人赶车,也是愿意去做的。只是请记住,孔子这句话代表了积极和主动,意思就是:如果赶车可以赚来富贵,那么我愿意。赶车是不是懒惰呢?当然不是。佛教徒发心的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应该是成佛的功德法财,应该是精进波罗蜜,怎么可能是懒惰的事呢?怎么可能是执着的事呢?如果是功德无量,那么应该是只争朝夕、不知疲倦。如果是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那么我们应该不把自己当回事,考虑的都是利益众生的故事。只是现在考虑的往往都是自己,还喜欢别人说自己功德无量,这是不是伪善呢?因为没有依教奉行,所以需要反省和改变。

“世间上的懒惰与贫穷往往是难兄难弟。因为我们懒惰,所以必然要贫穷。”
懒惰的人,是不可能有钱的。因为懒惰,所以没有机会。
“因为贫穷,所以容易懒惰。”
贫穷容易混日子,因为看不到希望、出路,所以得过且过:“不干了,反正我已经穷了”,于是没有了意志、尊严。如果没有意志了,那么难免贫穷。如果穷了导致懒,懒下来导致继续穷……如此恶性循环,那么怪谁呢?只能怪自己。很多时候,人们怨命。请反省自己,怎么可能怨命呢?命运总是可以改变的,只是不容易改变。因为习惯了懒惰,所以改变不了。好多人总是问我:“这个发财之法,如何发呢?”首先就要勤奋,当然需要有智商的勤奋。如果我们这些都没有,那么怎么办呢?我们只能贫穷。

“这是彼此互为因果的关系。如果追求家庭的富有,家族事业兴旺,就必须要勤劳和精进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