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波法师:佛教对命运的看法第十讲

    所谓“心命俱不好,遭殃且贫夭”:很多人的命运不好,没有关系,心好可以改变。如果心里不善良,命运也不好,那么就会招灾、招祸,而且贫穷、夭折、短命。       有人说:“法师,你说的有道理吗?”当然有道理了!因为这不是我说的,是祖师说的。我们需要注意,六祖大师秉承佛祖法脉而说。佛教徒不要再去算命,自己就知道自己是自作自受,自己就能够给自己算命。谁又能真正给你算命呢?一般人没算之前,早已把自己那点儿信息全都告诉了人家,说来说去,你还会说人家算得准,谁让你自己傻乎乎的?因此,我们自己需要清醒。       所谓“心可挽乎命,最要存仁道”:如果我们的心地善良了,心里也不再执着了,那么我们的命运完全可以挽救,完全可以改变。什么是“仁”呢?“仁”是左边一个单立“人”旁,右边是一个“二”,意思就是我们要为更多的人去考虑,不要只是考虑自己。即使为了自己,也要通过利益别人完成。我们有佛教徒到寺院里来,拜佛的时候恭恭敬敬,掉过头来同别人吵架也是毫不犹豫……这当然不是“仁”,又怎么可能是慈悲呢?告诉大家,佛教徒如果为了自己而得罪人,那么就等于是得罪佛了。如果我们要想真正地学佛、恭敬佛,那么就必须恭敬我们身边的人。尤其是只有家人和睦相处,才是真的学佛和拜佛啊!       《华严经•行愿品》告诉我们:“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我们如果能够使众生欢喜,就等于使佛陀高兴。因为佛陀不会执着,而我们则是顽强地执着,所以佛陀让我们结缘,而不是结怨、结仇。如此,为什么来到寺院学佛还要争斗呢?如果争斗,不是把我们自己的信仰逗着玩了吗?你让我们怎么办呢?我们是去拉架?还是劝你们检讨?我们需要“寺院以无事为兴隆……”如果寺院是佛教徒心灵和生命真相的归宿,那么为什么不反思、反省、改变呢?       在此呼吁:大家既然“无事不登三宝殿”,那么应该是结缘、惜缘,都是同参道友,怎么可以彼此不愉快呢?我们需要做表率给外人看,不然,谁敢面对和接受我们的信仰呢?可见,佛教徒要心存仁道、心存厚道。
      

注:本文为静波法师讲法录音整理,未经校对,如有不当之处或有好的修改建议请您与我们联系。联系邮箱:3967260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