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波法师:佛教对生活的看法第三十六讲

(一)要学习认错26
    所以我们要偷偷地把它放生:“希望你以后别淘气了,赶紧找个地方,或许这个地方的原住民是你们的老祖宗也不一定,还是偷摸躲起来吧,不然早晚是个麻烦,何必要做老鼠呢?”就像有的人为什么要做坏人呢?大家烦他、恨他,自己也不能问心无愧、坦坦荡荡。老鼠同坏人差不多,老鼠过街人人喊打,你说坏人大家不烦他吗?虽然有时候人们不敢惹他,但是烦他总是可以改变的。
    “两者之间的差别就在于有没有惭愧、认错的心态。”
    那个受了戒的佛教徒,他就会觉得,“哎呀,我打死一只老鼠”,心里会很不好受。而没有受戒的人无所谓,打死了他还说:“我是除四害,一下子就把它弄死了。”
    “我们过去曾经说过,一个学佛的人去喝酒,比一般人喝酒的罪过要轻得多。”
    有人说:“为什么?”因为他们的心态不一样。
    “为什么不一样?比如说,学佛的人敢在大众面前喝酒吗?他不敢。”
    一个出家人敢在大众面前喝酒吗?他肯定不敢。除非这个环境已经糟糕到什么程度了,他会胡来,就开始喝酒,而且喝得酩酊大醉。如果这个寺院的出家人偷偷摸摸地去喝酒,一旦让我知道了,那肯定开除了,因为那是根本问题。
    “他会偷偷摸摸地喝了。”
    他喝酒时会四外观看,看一看有没有熟人。而一般社会人则是,“我就喝了,我喝醉了,无所谓了”,你看一看,有没有差别?有。可见,佛教徒还是好人,相对来讲,还是比较善良。当然,因为社会人对佛教有好感,所以要求比较高,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希望他们心中好感的佛教不能太差劲,而我们如果不考虑良心和责任,那么又怎么可以对得起自己的信仰呢?所以我们需要定位:自己已经不再代表自己了,于是我们需要自觉自律,更需要努力讲好佛教的故事。
 

注:本文为静波法师讲法录音整理,未经校对,如有不当之处或有好的修改建议请您与我们联系。联系邮箱:3967260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