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波法师:观修三宝的功德及其意义第二十二讲

 为什么要度舍利弗呢?请大家注意,舍利弗、目犍连曾经都是外道。当时,舍利弗领着一百个外道在那里修行。因为突然有一天,他看见五比丘之一的马胜比丘了,也就是阿说示。当看见马胜比丘的安祥之后,观察马胜比丘:是那样的坦然、从容,非常的自在。对于一个有智慧的人的神态,是没有办法去掩饰的。舍利弗看到了马胜比丘的安祥自在,于是乎走上前问:“你的师父是谁?你学的什么法?”马胜比丘回答:“我的师父是释迦牟尼,我学的是因缘所生法。”释迦牟尼,翻译过来就是能仁、寂寞:外在为更多的人考虑,内心应无所住。因缘所生法应该是:“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应该就是缘聚缘散。

舍利弗一听这个法,认为是可以解脱的正法,于是带上一百个外道弟子皈依了三宝。佛陀收的弟子都是什么人呢?告诉你,应该都是曾经的外道。如此看来,我们现在法师说法的标准是什么?无常、无我、解脱的真理。“真理”、“真谛”都是来自佛教的用语。佛教徒现在应该如何呢?应该皈依真正的佛、真正的法、真正的僧。如果我们不能的话,那么我们的皈依三宝就是迷失和颠倒。我们对于“观修三宝的功德及其意义”只能是略讲。世间初入圣教之门的四众弟子,首先应当学习皈依三宝。

学习皈依三宝就是要认识:什么是三宝?什么是宝呢?就是只能把三宝当成宝。如果眼神不好的话,那么我们容易是把什么都当成宝的错乱和迷失。如果是眼神好的话,那么我们需要智慧抉择,把握选择带有宝的性质的佛法僧三宝,作为自己的理性的信仰。

“由此我们来了解三宝的功德意义。”

为什么要了解三宝的功德意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