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波法师:观修三宝的功德及其意义第一百八十讲

“所以我们称它为解脱。”
这是八解脱中的第七个。
“8)灭受想定身作证具足住,灭受想定者,或者我们叫它灭定或者灭尽定。”
这是一个佛教的专有名词,它是什么意思呢?
“即息灭粗分受想之定。”
就是说,灭除了那种粗犷的感觉、受想,自己感觉到自己正在入定。有很多人会说:“我入定了。”其实并没有入定,你只不过是远离了很多分别执着而已。也就是说灭除了粗略的感觉——大部分粗的执着;但细的还没有灭除。那种粗略的、大概的、大方向的感受,强烈的分别,我们已经没有了。
“已离无所有处贪着。”
虽然已经去除了一些贪着,但是细微的还在。
“弃舍非想非非想的一切所缘,故名解脱。”
所谓一切所缘,就是一切的所缘境。虽然那种粗略的执着已经舍除了,但是因为非常微细的执着,还没有究竟,所以是灭尽定如果还执着这个定,那么我们又陷入了执着。我们执着定,比如“我自己很好,相当了不起。”那种定力,不是执着自己,而是执着那个定中的境界,我们还不是最好的。即使修到非非想,不如西方去不来。只是请大家注意,这是佛陀的八解脱境界,我们同这种修习的境界还是有距离的。因为佛陀是圆满的,所以我们需要努力。
“第四聚,谓九次第等至。”
关于九次第等至,应该是第四种因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