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波法师:观修三宝的功德及其意义第二百二十七讲

当然,我们觉得,在没有具备更多语言能力的时候,还是应该先把我们自己拥有的语言掌握好、运用好。否则的话,难免如邯郸学步,学来学去自己不会走路了。因为迷失了自己,所以我们需要定位自己,能干点什么就干点什么好了;这块地适合种什么,咱们就种什么。如果没有遇到更好的因缘,那么不要瞎琢磨,即使琢磨也没有用。改变我们自己,首先要立足于当下,就像佛法所说的:本地风光。
“4)乐说无碍:又称为辩才无碍。”
这就是欢喜说,不是控制不了自己说,也不是自己好为人师,而是如果有人对佛法感兴趣,我们能够通过自己的表述,让他人了解和接受,从而对原来的一些错误观念、行为进行矫正,那么我觉得应该直下承当,这就是乐说。因为欢喜说、愿意说,由此利益他人,所以是乐说无碍,只是仅仅乐说还不行。虽然我们愿意讲说,但是如果讲说的不契机,那么等于没有用。当我们要说的时候,应该讲得恰到好处,应该针对和解决别人的问题,从而正确地引导别人,而且这种引导要具有说服力。如果我们难以自圆其说,那么说来说去,容易把别人讲糊涂:“法师昨天同我说一样,今天怎么又同我说另一样啊?”因此,只有辩才无碍,才会让人家准确地理解佛法,从而没有障碍。我们可能在说法的过程之中,今天给大家讲的是一个样子,明天给大家讲的是另一个样子。无论哪种样子都是以无常、无我、解脱的三法印为标准的。比如说,我从最初十一月份开始的时候,讲《佛遗教经》、《八大人觉经》、《由四弘誓愿所引发的思考》、《佛教的轮回观》、《佛教的忏悔观》,还有现在探讨的《观修三宝功德及其意义》,它们能够完全一样吗?当然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