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波法师:观修三宝的功德及其意义第二百六十六讲

因为我们是随业流转来的,所以同地藏王菩萨乘愿去的并不一样。地藏王菩萨是为了众生去的地狱,我们是为自己的业因不得不去地狱。既然两者截然不同,那么我们需要向地藏王菩萨学习发菩提心、利益众生。我们不要再为地藏王菩萨担忧了,而是应该为自己担忧,不要说大话、造地狱的业因。毕竟我们现在还没有足够的抵抗力、免疫力、转化能力。如果去了地狱之后,那么恐怕就出不来了,至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很难出来。
因为愿力非常了不起,所以佛教徒要学习这愿力:在哪里都是自在的。如果我们不再执着,那么就会像禅师一样:遇到水不会被淹死,遇到火不会被烧死。遇水不溺、遇火不焚,何处不是我们的安身之处呢?如果不执着的话,那么我们到哪里都是自在的。无论快乐也好,不快乐也好,都不过是一种错觉。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应该踏踏实实、扪心自问地观照自己的身口意,改变自己的贪嗔痴,从而转识成智,能够像佛菩萨一样,有遍趣行的智慧力量。只有到了那个时候,我们才会觉得地藏王菩萨的大愿悲心。不然的话,我们怎么可能会理解菩萨呢?如果只是担心地藏王菩萨:“这个划不来,众生这么难度,何苦跑到地狱里去呢?”众生难度,对于我们是分别执着,对于地藏王菩萨是历事炼心的悲智双运。因为彼此不一样的因缘,所以我们需要反省和改变。只有这样,才是依教奉行地学习利他自利的菩萨行。
“7)杂染清净智力:在《入中论善显密意疏》中说:‘无边世界中,行者各差别,如四静虑,八解脱,奢摩他等持,及九次第等至,与杂染清净无边差别,佛智于彼一切均无滞碍,说名杂染清净智力。’”
什么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