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波法师:观修三宝的功德及其意义第二百七十四讲

所以希望每一次大家都能够自觉。当然了,更多的人都比较不错,或许个别人忘记了,我并不认为是故意的。如果有人是故意的,那么在这样的公共场所里,需要考虑顾全大局。

   第十四聚:四无畏
“第十四聚:谓四无畏,又称为四无所畏。”
畏是畏惧的畏,佛陀是无所畏惧的。“无所畏”这个词是来自于佛教的用语——无所畏了。无所畏:就是一点点都不在意。当然,这并不是说做了坏事一点点都不在乎,而是因为我们认为,没有任何事物值得我们恐惧,所以称无所畏。只是,面对现实,我们还是有所畏的。
现在很多人有没有信仰呢?应该是缺少信仰,这应该是奇怪的事情。虽然没有信仰,但是有时候又是什么都信。为什么什么都信呢?至少有: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其原因是什么呢?心里有挂碍。这种挂碍是什么呢?其实是心里有鬼。为什么心里有鬼呢?因为自己做了亏心事。所以惴惴不安,或者听信装神弄鬼。还有我们总是认为有一个能够战胜自我的,能够比自己能量大的东西存在着,而且我们有一种可怕的恐惧的心态。因为这是一种错误,所以现在探讨智法身的四无所畏,也就是佛陀的四无所畏,对于我们现在的佛教徒,乃至于怎样去学佛?怎样去修行?应该是有意义的。
 “1)一切智无所畏:”
如果我们没有智慧,那么我们肯定有所畏。人们为什么总是着相?着相就是愚痴不明真相,就是没有智慧,看不透、鼠目寸光。如果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得失,那么就会迷失真相的智慧。因为看不到远处,看不到真相,所以只是表相上患得患失、没完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