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波法师:观修三宝的功德及其意义第三百八十五讲

“第二十九、由于往昔修谛真实语故,感得能仁齿细密相。”
过去世的时候,释迦牟尼佛能够宣说真实语。佛陀说真话,不能说假话,不能像《皇帝的新装》里那样。这个皇帝的故事是这样的:两个骗子对国王说:“我们要给你做一套非常漂亮的衣服。”于是裁缝骗子们认真地比划着量身裁剪,最后让皇上穿上,坐到车里到大街上展示。直到一个小孩子说了一句“国王怎么没有穿衣服”的话,大家才如梦初醒,闹了半天,原来什么都没有。现实生活中,还有说人:“你将来要升官的,你将来要发财的”,这些都不是真实语,毕竟升官发财需要有因缘。就像有人总是问我:“你看我能不能发了?”我说:“发什么呀?”我们无可奈何。为什么?因为命自我立,所以把握当下。如果我们不能为他人着想,那么不发也正常。如果我们弄虚作假、坑蒙拐骗,那么发了又有什么意义呢?如果是有后遗症的成功,那么又有什么意义呢?更何况不能天长地久,为什么要冒险呢?
就是因为说真实语,所以是真的修行。就是如说而行、如行而说的践行,由此会召感得释迦牟尼佛的牙齿非常的细密、不稀。有人的牙齿就是大稀二崩几颗牙,应当属于如是因缘果报。当然,如果同别人相比,那么我们应该不错了,只是我们还是要向佛陀学习。
“第三十、由于往昔远离离间语故,感得能仁整四十齿。”
这应该是微妙殊胜了。我们自己数来数去,也没有四十颗牙齿。当然,我并不知道自己有多少颗牙齿,实在没有必要知道,好好修行就好了:但行好事,莫问前程。释迦牟尼佛在因地的时候,就远离了是非二边之见。至于别人说挑拨离间的话,他也不会好奇,不会把耳朵抻过去:“你说什么呢?你再说一遍。”即使别人不理他,也还是要坚持:“不行,你必须告诉我……”佛陀是不会这样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