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干坏事的人,我们可能会提醒他、呵斥他、贬损他,乃至为他讲说因果的道理,使之改变。这应该是恶来恶度、善来善度,全部都是方便,这当然很重要。在这里说赞叹别人:给人信心、欢喜、希望、方便、无畏的人,一定是有功德的人。
因为那个时候,佛陀因地是这样的发心,所以果地会感召身盘紧密。佛陀长得非常结实,棱是棱、角是角的分分明明。因为确确实实地让人感觉到了,所以佛陀的身体非常健康。而且,他的身体还让人感觉到非常庄严、匀称。什么是庄严?匀称是一种庄严。即使我们的耳朵长得再好看,如果一个高一个低,那么是不对称的。我们能够去赞叹别人,最终自己的身体也会健康,会长得庄严。佛法讲因果报应,我们应该相信,百分之百地相信。我们做了好事,欢喜;我们做了坏事,不坦然。有时候说环境变了,促使人做了坏事,心里头终究很难平静;其实不平静的种子将来是要发芽的。因为一个人总会有一天良心发现的,并不是说这个人就是坏到底了。这就是说,好得好报,坏得坏报,好人好自己,坏人坏自己,同别人没有关系。释迦牟尼佛因地的时候,就不做坏事,尽做好事,尽是同众生结缘: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因为观照无常、无我了,所以释迦牟尼觉悟了而不再纠结,于是果报现前:其身光洁,没有疤瘌、疖子。不像我们,这里有一个疖子,那里有一个疤瘌,浑身都难免有缺陷。因为佛陀是不一样的,所以佛教徒要多做利益众生的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