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波法师:观修三宝的功德及其意义第四百三十五讲

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毗奈耶是要解决什么问题呢?应该是各种各样的执着。执着什么?一切我和我所有的执着。我所有的内容是什么?比如说我面对的醒木,还有我所有的茶杯,我所有的袈裟……就是我们执着我和我所有的实在性、稳定性、主宰性,这样的实有观念要去改变它,而一般凡夫难以测度和改变。为什么难以测度和改变呢?他们会强调说:如果我们没有了我和我所有的东西,那么我们还活个什么劲啊?我们需要知道,我们不但可以活着,而且还会活得更自在。因为没有了我的执着,没有我所有的执着,毕竟我和我所,在动、在变化,所以可以不执着而负责。我所有的东西,都是暂时的因缘聚合的假相。虽然是暂时拥有,但是我们需要知道:我在动、在变化,我所有的东西也在动、在变化,暂时拥有的当下无自性,我、我所到底是谁的?谁知道这个茶杯给谁了?我们不知道,也不关心。因为我们使用当下,所以未来无需考虑。即使我们关心,也根本关心不了。所有的佛教徒必须清醒,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努力,恰恰是一种无所谓的关系,没有任何价值,没有任何结果的东西,这应该是外在负责修福,内心不住修慧。

有人坚持问我:“是先有蛋呢?还是先有鸡呀?”我说:“这是吃饱撑的,问这个有什么用吗?如果无关于解决自己的烦恼和生死,那么‘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则是佛陀不回答的‘十四无记’的问题。”我们管它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呢?那应该是无聊的扯蛋。还有,这个世界有边,还是无边呢?佛陀不予回答。因为同我们解脱生死毫无关系的事情,我们不必关心,都是戏论。龙树菩萨在《中观论》里开篇就说:“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我稽首礼佛,诸说中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