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波法师:观修三宝的功德及其意义第四百四十八讲

佛陀因地时善巧调伏。善巧当然是智慧的方便,没有智慧根本就没有办法随缘。善巧是一种方便、随缘,更是一种智慧。同时佛陀是和缓的,不是非常急躁的。什么是急躁呢?佛陀举了一个例子,就是非以五火炙身等故,就是不会拿着火去烤自己的身体。如果说我们修行,那么拿着火去烤自己,把自己烤得难过了,直叫唤。这种方法当然是急躁,不是一种和缓的、方便的方法。因为不适合众生,所以我们不选择它。于是,佛教徒要选择循序渐进,能够接受的方式、方法。
五火炙身是外道的修行。比如拜火教,他们用火烤自己,烤得特别痛苦、难受,大汗淋漓的样子。他是为了得到一种什么感觉呢?烤完了之后,觉得特别舒服,认为这是解脱之法。其实用火把自己烤得炙热难耐,突然间的就不烤了,当然是舒服的。比如,我们热得无可奈何之际,突然钻到有空调的房间里,马上就会舒服。只是,我们为什么要烤自己呢?烤火是一个究竟解脱的办法吗?当然不是,现在我们也不是完全清楚这一点。当然了,我们洗澡也是个例子。比如说汗蒸,我们蒸得浑身像着火一样,蒸完了,当我们出来了之后,感觉特别舒服。为什么?因为里边的温度和外边的温度是不一样的。如果里外的温度都是一样,那么就不存在舒服的感觉了。这就是暂时的解脱,并不是永远的解脱。
如果是究竟的解脱,那么应该是用和缓、善巧,能够接受的方法改变自己的执着。正因为佛陀不是急躁的,而是用众生能够接受的方式、方法,影响和改变自己的执着,这就是智慧的方便;而这种方便就让佛陀召感果报:眉毛细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