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波法师:弘一大师《格言别录》释义第二百讲

34、【毋以小嫌疏至戚,毋以新怨忘旧恩。】
      这一段也有道理,同大家分享一下。这段格言的意思是:
    所谓“毋以小嫌疏至戚”,千万不要以一点儿小小的怨恨,疏远自己最亲近的人,就像父母、师长。虽然他们说我们的时候,我们难免会接受不了、消化不良,但是他们的初心又是什么呢?他们并不是真的恨我们,只是恨铁不成钢,所以千万不要因为这一点小小的怨恨,就疏远了同自己最有缘的人;所以我们需要胸怀和感恩。
    我们经常会听到我们的佛教徒抱怨说:“我看谁都好,就是我们家的那口人不好……”我会提醒这样的人:那是你错了,只有家人同你最有缘,别人没有,也不会惹到你。如果你一定要说他不好,那么你交不下任何人。因为任何一个人都不会到你的家里随便吃饭,不会同你在一起过日子,也没有责任和矛盾。明白了这个道理,你就应该反省自己:“是不是自己要求的太过分?”如果你要求的不过分,那么这个家庭一定是和睦和谐的;那么我们需要对照和反省的是自己。
     所谓“毋以新怨忘旧恩”,就是千万不要因为彼此突然间产生一点点怨恨,然后就把整个人全都否定了,并且还否定了他曾经对我们已有的惠。希望大家做人要厚道。《论语》里有这样一句话:“君子绝交,不出恶声。”我同你即使不再来往
了,也绝不会说你不好。
    反省一下,我们的佛教徒能不能做到呢?实在不一定啊!虽然有些人肯定能做到,但是有一些人根本就做不到。往往自己的那张嘴就是管不住,整天在发牢骚,整天在抱怨,整天在呱啦呱啦叫。请问,我们的修行又在哪里?修行不是嘴上说的,是内心的改变,行为的证明。内心世界的不执着,外在的规范行为,才是最有十足说服力的信仰。
    可见,这段格言告诉我们的就是:做人必须厚道,不要有一点点过失就否定全部优点,也不要有一点点怨恨就疏远有缘人;应该包容、大气,佛教徒的信仰,应该从这里开始。如果一个人心胸狭隘、良心亏损,那么信仰是没有说服力的。其实,学佛就是:做好人,说好话,行好事。
    

注:本文为静波法师讲法录音整理,未经校对,如有不当之处或有好的修改建议请您与我们联系。联系邮箱:3967260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