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波法师:《楞严经·五十种阴魔》简释第一百七十五讲

所谓“观其所由”,意思就是:我们可以观察受阴存在的因缘。

就是感悟这种困扰和束缚的因缘是什么?

所谓“虚明妄想,以为其本”,意思就是:总是坚持认为虚幻的妄想以为是实在不变的。

如果要打破这种实在不变的执着,那么当下就是解脱烦恼和生死了。如果缘起的本质没有了实在性,那么就是是什么都没有了吗?因为受阴打破了,就是困扰和束缚破除了,所以我们当下就是自在的。这个比较难。很多人对此特别陌生,为什么陌生呢?因为习惯了贪嗔痴,所以陌生了戒定慧。即使修行过程中出现很多诱惑和恐怖的境界,我们也不需执着。如果有人无中生有地说一些自己的感受,那么我们需要具备定力。因为我们好奇,所以才会上当受骗。因为不懂,所以就好办了。这一点应该引起我们的警惕。

D1.抑己悲生

经文:

【阿难!彼善男子,当在此中,得大光耀,其心发明,内抑过分,忽于其处,发无穷悲。如是乃至,观见蚊虻,犹如赤子,心生怜愍,不觉流泪。】

这样的事情我们自己曾经有过,被这样的情形所困扰过,当然我们也看到了别人有过,同大家分享一下。经文的意思告诉我们:

所谓“阿难,彼善男子”:意思就是:阿难哪!像这样的善男子。”

所谓“当在此中”,意思就是:在这个境界现前之中。

所谓“得大光耀”,意思就是:当事人得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呢?应该是一种强大、明亮的光在闪耀。

突然间,当事人修行过程中出现了这样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