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波法师:《楞严经·五十种阴魔》简释六百七十二讲

“修定的这个人喜欢把这个地方,作为自己解脱的涅槃处、皈依处。”

对不对呢?当然不对。不对怎么办呢?我们回应前边所说的色阴修行过程中的障碍。有个叫无闻比丘的,修定修到四禅天,以为是四果阿罗汉了,导致自己堕落了。于是他会咒骂和抱怨,说佛陀骗了他。佛陀并没有骗我们,是因为我们自己不明白。我们很多人可能修了很多年都没有什么消息,也会抱怨,说佛陀不慈悲。其实佛陀一直都是慈悲的佛,关键的问题是我们一直都执着。佛陀告诉我们不要执着,我们非得执着,还非得好奇,哪来一个和尚都会特别追捧,觉得这应该是高僧。真正的高僧他绝不会到处乱窜,不会不遵守法律、公德、戒律。高僧必然是说人话、做平常人、喜平淡。

《菜根谭》有:“至人如常,真味是淡”,意思就是:真正的有德行的人,如平常人一般;最好的味道,是平平淡淡的味道。可我们更多的人都喜欢不平凡,都喜欢好奇和贪心,最后的结果怎么样呢?只能迷失信仰和解脱的方向,不会有任何别的结果。只是我们习惯了,吃一百个豆也不知道腥,心外求法总是闲,不安己心学没有用如果不把自己的心安定下来,真是没有用。心浮气躁、总向外看、总向外求,实在是毫无意义。很多人,我们同他说一百遍无常、无我、解脱,他觉得没有用,别人一说就管用了。为什么呢?击中了他的要害,因为他的贪心和好奇。“看见没有?”“没看见。”没看见就好办了,说什么就是什么了。

无闻比丘的教训,对于每一个佛教徒来讲,应该是值得注意、借鉴的,不要把那种四禅天的境界当作了阿罗汉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