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徒修行的过程中,需要面对“识阴区宇”过程中的十种障碍。因为面对、接受这个现象,所以处理、放下这个障碍。如果处理不了,那么即使有一点点的执着,也是不可能究竟解脱的。还有人说,阿弥陀佛站在莲台上,手里拿着金台迎接我们,这不是有相吗?虽然是的,但是应该是佛菩萨方便妙有的境界,是完全不执着之后的智慧、慈悲、愿力的境界。那个因缘是彼此相应互动的结果。如果一个人没有信愿行的因缘,竟然可以往生净土,那么这是没有道理的。此时六根、六尘合二为一。
佛教徒修行的过程中,需要面对“识阴区宇”过程中的十种障碍。因为面对、接受这个现象,所以处理、放下这个障碍。如果处理不了,那么即使有一点点的执着,也是不可能究竟解脱的。还有人说,阿弥陀佛站在莲台上,手里拿着金台迎接我们,这不是有相吗?虽然是的,但是应该是佛菩萨方便妙有的境界,是完全不执着之后的智慧、慈悲、愿力的境界。那个因缘是彼此相应互动的结果。如果一个人没有信愿行的因缘,竟然可以往生净土,那么这是没有道理的。此时六根、六尘合二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