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波法师:《楞严经·五十种阴魔》简释第八百一十七讲
“所谓‘圆满菩提,归无所得’,意思就是:达到圆满修行的菩提道果,最终就是无所得。”
竟然什么都没有?是的,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解脱自在了。如果我们有一点点的执着、得到,那么就不是真的解脱自在。学佛正知见和邪知见的区别在哪里?正知见,无所得;邪知见,有所得。《心经》告诉我们:“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大家应该记住。所谓“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意思就是:因为无所得的缘故,所以才成就了无上的正等正觉。
因为有所得的缘故,所以我们烦恼和六道轮回。这不是我说的,这是释迦牟尼佛说的,大家需要记住,别不服气。如果不服气,那么可以找我来辩论,没有关系,我随时恭候。当然,我们辩别的是佛法,而不是邪知邪见。如果我们对于精神不正常的人,肯定什么话都不讲。对于正常的人,我们要说正常的话;对于不正常的人,我们当然可以沉默。
“为什么无所得?菩提本来是自性本空的,并不是从外边求来的。”
如果是自性众生誓愿度,那么自性就是没有实在性,众生当下没有实在性。只有我们自己的心清净、不再执着了,我们才解决了我们自己的烦恼和生死轮回的束缚和困扰。
“因为如来藏并不是从外边得到的,而是自己本来就具足的,所以说‘归无所得’。”
佛教里边有一个比喻:“如剥芭蕉”。芭蕉是虚张声势的招风惹雨。它是那样的一棵树,大家以为它是实在的,只是剥来剥去,最后没有任何内容,所以是归无所得。佛教徒应该明白:学佛是减法,轮回是加法。
至于广学多闻的目的,无非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引导有缘的人,从自以为是中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