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波法师:《楞严经·五十种阴魔》简释第九百三十七讲
有人会非常忧郁地同我讲:“法师,这佛教还是不平等啊!”我说:“为什么?”“你说到西方极乐世界,还是要把人分成九等?”其实,并不是阿弥陀佛把我们分成九等,而是因为我们努力的因缘不同,所以才会有九等的差异。如果我们真的一下子努力到了,那么我们可以悟入空性的佛性成佛。虽然每个人都有成佛的可能性,但是每个人都不一定能够成佛。为什么?因为我们不想改变自己的贪嗔痴,怎么可能成佛呢?所以只能怪自己,不能责怪佛菩萨不慈悲。虽然佛菩萨慈悲了,但是我们又不相信佛法,往往相信的是邪法——同佛教不相关,甚至是同佛教相违背的内容,这应该是我们值得注意的问题。
“所谓‘曾无觉悟’,意思就是:它就是这样日夜新陈代谢,于是由少而壮,由壮而老,由老而死。死了再生,生了又死,这就叫做死死生生、生生死死,永远都在不停地轮回之中,坚持自我而没有办法觉悟。”《永嘉禅师证道歌》告诉我们:“君不见,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所谓“君不见,绝学无为闲道人”,难道没有看到吗?那些自在解脱的修道人。所谓“不除妄想不求真”,就是我们的妄想来了,我们不会除掉它,只是不再执着它。所谓不求真,就是从来没有真实不变的任何事物。所谓“无明实性即佛性”,无明就是没有智慧,没有光明,当下就是事物的真实性。所谓“幻化空身即法身”,就是虽然我们的身体看起来是不真的,但是,却是以法性的空性为身,由此可以解脱、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