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波法师:《楞严经·五十种阴魔》简释第九百四十讲

虽然万法是性空,但是空不碍缘起有。因为这个有相还是由我们自己接纳和认账,所以当我们的阿赖耶识种子还不能够转识成智的时候,需要面对和承受买单。请不要说不执着就是不负责,不执着应该是更好地负责,而且负责任又要不去执着,这是空有相即的正法。空有表面看是对立,实则是统一,就如同污泥浊水孕育出莲花一样。虽然污泥浊水不是莲花,但是没有污泥浊水就没有莲花。污泥浊水和莲花,看是对立,实则统一;虽然统一,但是又历历分明:莲花就是莲花,污泥浊水就是污泥浊水。我们面对现实就等于面对娑婆世界的污泥浊水,怎么样能够去转化?修心转化,恰恰就是一个真正的修行过程。

“如果这不是你的身体,‘汝必非真’,那么你一定不是真的。”
这不是我们的身体,但是我们每个人都要执着这个身体。什么原因呢?虽然我们可以寻找一个漂亮的借口说:借假修真,但是我们更多的时候,就是坚持维持这个并不实在的生命,尽可能地把它延长。尽可能延长的质量是什么?应该没有质量。因为我们似乎对活着抱有浓厚的兴趣,对死后带有一种不可知的恐惧,所以我们想尽可能延长自己的生命。只是,延长生命对一个佛教徒来讲,最好的办法就是证明它的质量。就是佛教徒活着要去做利益众生的事,通过帮助更多的人,积累自己的福慧资粮,这就是生命的质量。如果我们什么都不做,从来都不想利益别人,那么我们生命的长度越长,从而对信仰和社会的危害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