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波法师:《楞严经·五十种阴魔》简释第九百五十一讲

首先我们自己要度自己,如果连自己都不能度,请问行不行?那不行!所以我们应当从现在开始,从当下开始,这就是一个新的起点、新的开端、新的希望。但是,我们不要执着说:“我今天做一点什么事,明天马上就会得到回报。”没有这样好的事。春天播种了,并不是春天收获,要到秋天。更何况,佛法的因缘观告诉我们,也许我们今生播种了,今生都没有收获,也许是来生收获,也许是无量劫以后收获。

《大智度论》有这样的故事:一个人出海去寻宝,驾着一条小船。突然间,有一条大鱼向小船冲来,可能是我们所说的鲸鱼,像山一样地过来了。它一口就可以把这个小船吞下去,此时这个人怎么样?慌乱之中,他自觉不自觉地喊出了:“南无佛!南无佛!……”那条鱼听到了,转身游开了。为什么?那条鱼的前生有皈依三宝的因缘,而这个驾船的人也有这个因缘,这两者的因缘相遇就是相应,就是感应。如果没有相遇,那么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请问,秀才为什么要对当兵的讲理呢?我们为什么要变得呆板、没有智慧呢?这就是我们的问题,我们需要反省的其实还是我们自己。
经文:
【阿难当知,此湛非真,如急流水,望如恬静;流急不见,非是无流。若非想元,宁受妄习。】
这段经文的意思告诉我们:
“所谓‘阿难当知’,意思就是:释迦牟尼佛对弟子说:阿难!你应当知道。”

知道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