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波法师:《楞严经·五十种阴魔》简释第九百五十六讲

我们现在往往是:一厢情愿、自以为是、刚愎自用、排斥正法、相信邪法。因为我们的执着,所以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如果不再执着,那么就会允许别人是别人,开心快乐做自己。我们不会羡慕、排斥别人,我们不会怨天尤人。因为需要救人,所以有棱角的话:因上努力,果上随缘。虽然可以有种种方便,但是归宿应该是解脱生死。为什么要解脱生死?因为无常、无我,所以我们需要解脱,所谓一了百了。不然的话,我们属于盲修瞎炼、不务正业。

“所谓‘罔象虚无’,所谓‘罔’:就是你说它有,它又没有;所谓‘象’:你说它没有,它又有。意思就是:这是一种虚无缥缈的情形。”
你说它有,它又没有;你说它没有,它又有。这是什么?应该是幻化。《金刚经》告诉我们:“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一些佛教徒使劲地钻牛角尖,为什么不把《金刚经》作为依止,解决自己的纠结呢?现实中,不知道从哪里淘换一个咒、一本经,然后读起来津津有味、乐在其中……不但自己受害,而且拉着别人一起受害。因为这样做不可以,所以要相信正法,就是依教奉行,依佛言祖语修行。有人坚信外面传来的法是正法,有人坚信远来的和尚会……如果是法无定法,那么不一定是对的。前些天,去无锡开会,一个服务业的经理带着孩子,让高僧们去摸顶,摸来摸去,也让我摸,我说我没有学过。可不可以摸?可以摸。但如果不知道为什么摸,那么不是摸糊涂了吗?即使摸了也没有用,不解决心里的问题,学佛是没有用的,顶多是结个缘。如果认为摸了就能成佛,摸了就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那么只能是心外求法、饮海水止渴,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因为根本在自己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