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波法师:《楞严经·五十种阴魔》简释第九百六十二讲

“所谓‘理则顿悟’,意思就是:在理上说,当下就需要明白。”

在道理上说,我们马上应该明白:四大皆空,五阴非有。所谓四大:就是地、水、火、风。所谓五阴:就是色、受、想、行、识。我们应该立刻明白,自己原来是不实在的。如果我们连这个道理都不明白,那么我们很难说自己是佛教徒。首先我们不知道三法印:无常、无我、解脱。如果我们还执着我们自己身体的实在性,那么我们就没有希望解脱烦恼和生死。在道理上,我们必须当下明白。
“所谓‘乘悟并销’,意思就是:佛法是去掉我们执着的方法,当你完全明白了执着的不实在性,也就没有这个固定的方法了。”
比如说:“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我们真的把这个五阴改变了,明白了“照见五蕴皆空”,我们恰恰已经解决了自己的执着,请问:还有“照见五蕴皆空”吗?没有了。就像我们现在学习十八大,大家都很激动,都很感动。如果有人每天只会说学习十八大,什么活都不干,那么行不行?当然不行。他是没有用十八大的精神来指导自己努力工作、担当负责。如果每天这样的学习,就学成了形式主义的空谈误国,当然不行,所以我们要明白。如果我们悟了、明白了、解脱了,那么这个方法已经没有意义了。
“‘理则顿悟,乘悟并销’,我们如果明白这个道理了,那么连悟都不需要了。”
因为连悟这个方法都不需要了,所以理要顿悟、事要渐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