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是文殊菩萨的智慧和普贤菩萨的践行:圆融圆满的福慧具足的理论并践行的佛法。” 有缘的佛教徒应当依据《华严经》修学佛法。 “如果依之而修学,就应该属于上根利器之人。” 如果我们依据《华严经》去修学佛法,那么就是上根利器的佛教徒。面对现实,我们现在一些人依据什么学佛呢?《疗痔病经》、《玉历宝钞》、《天地八阳神咒经》、《弟子规》、《天堂游记》、《地狱游记》等等不一而足的附佛外道,往往比正统的佛法更加热闹。请问,为什么会如此呢?因为这些所谓的佛法,会给你诱惑、承诺、许诺的心外求法,所以投机取巧的人们抱着不会撒手:“真好!”并且市场广阔。它只是满足了你的欲望,而不是要化解你的欲望。请问,这些怎么可能是佛教的真正经典呢?如果很多人学佛之后不但没有改变贪嗔痴,而且是变本加厉的话,那么我们又能怨谁呢?当然是怨自己啊!因为我们的贪心不足,所以我们容易上当受骗于附佛外道的非佛教信仰。 为什么我们今天有更多的人问:“《楞严咒》不能晚上诵?”“《地藏经》不能在家里读?””如果《楞严经》里并没有这么说,《地藏经》里也没有这样讲,那么你的依据和来源就是任性和别有用心。我们现在所应该学习的佛法是什么呢?应当是皈依三宝、依教奉行。佛教徒因为走的是正道而坦坦荡荡、无所畏惧,所以我们怕什么呢?如果鬼鬼祟祟、嘀嘀咕咕,那么为什么不敢面对阳光?佛教徒需要无私无畏地说出来。因为无私,所以无畏。佛教徒的无畏应该是源于智慧。因为有智慧,所以有底气而无所畏惧。文殊菩萨不是骑狮子吗?狮子是什么呢?万兽之王。“因为文殊菩萨敢于驾驭狮子”,所以说文殊是妙吉祥。如果我们想妙吉祥,那么我们就应该无所畏惧才可以。只是更多的人,更多的时候,不可能做到无所畏惧。我们到底怕什么呢?因为住着于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所以恐惧死亡、活着、烦恼、主宰。可见,我们今天很多人不是在学佛,而是在学习担惊受怕。当然,我们同普贤菩萨更是没有办法相提并论了。 “普贤菩萨从始至终,有始有终,代表着脚踏实地、稳稳当当的修行。”
注:本文为静波法师讲法录音整理,未经校对,如有不当之处或有好的修改建议请您与我们联系。联系邮箱:396726064@qq.com
注:本文为静波法师讲法录音整理,未经校对,如有不当之处或有好的修改建议请您与我们联系。联系邮箱:3967260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