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波法师:《普贤行愿品》 偈颂简释第二百四十九讲

    我们可以学习任何法门,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只是我们需要真正地明白。如果什么都不明白,我们只是跟着起哄,或者非正常用心,那么就必然是“因地不真,果招迂曲。”我们如果不懂,就是胡闹而已,不懂就如同照猫画虎,不知道原来是一只猫的折腾。我们照猫画虎,你说那能有虎的神韵吗?当然没有。它既没有那么大,也不是老虎的神态,只是颠倒和幽默而已,但愿不要误人误己。我们虽然可以学习佛教任何法门宗派,但是必须明白教理而不是情执。在不明白的情况下学佛,即使学习了所谓的佛法,也是挂羊头卖狗肉而已,于己于人都是徒具形式。如果越是热闹,那么害己害人越深。

    “念佛也是如此,南无阿弥陀佛,就是皈依敬礼无量光佛。”

    无量光代表什么?无量的智慧。因为没有任何的瑕疵,因为没有任何的障碍,没有任何的束缚,所以佛教徒选择持念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只是对于我们现实的众生而言,信心很难真正地建立起来,于是口在念佛而心散乱,难免相应默契不足,又如何有月映千江的感应呢?

    皈依敬礼无量光佛就是不着水、不着泥,也就是不住空与有。因为一住着就会迷失清净心,所以应当面对而心不住才好。

   “因为我们念佛需要面对而不执着,所以水(空)尚且不执着,又怎么能执着泥(有)呢?四圣法界尚且不执着,何况六道凡夫境界呢?这应该是身心真正的清净。”

    我们只有超越了六凡四圣,才是真正的解脱自在。就像莲花一样,不着水,不着泥,由此就是面对空有而不住在空有的升华。

    “所谓‘亦如日月不住空’:虽然太阳、月亮非常光明,但是它们从来没有停留在天空,正是不执着虚空,一切都不执着。”

    如果日月可以停留在天空之中,那么它们会移动吗?当然不会移动。可见,如来法身的自在,可以时时地在引导我们,能够真正地历事炼心、历法观行。佛教徒在利他中完成自利,在利他中成就自己的般若智慧,才能够真正地感悟到“犹如莲花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的境界。如果不住在水中、空中,那么如此的自在和随缘,是值得佛教徒深刻思考和反省的内容。

 

注:本文为静波法师讲法录音整理,未经校对,如有不当之处或有好的修改建议请您与我们联系。联系邮箱:3967260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