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意思呢?
所谓“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意思就是:如果要通达明白过去的佛、现在的佛、未来佛的修行成佛经历。
所谓“应观法界性”:意思就是:都应该去观照诸法的缘起本质空性的佛性。如果佛教徒不观照法界空性,那么就没有办法修行解脱、成佛。
所谓“一切唯心造”:意思就是:所谓的观照法界空性,在哪里入手呢?应该是在我们自己的心里观照,从而改变我们自己心里的执着和纠结。
“性就是本质,法界性就是法界的本性,一切法的本来面目。”
一切法的本来面目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
“法界应该是时空所含摄的一切法,称为法界。”
因为所谓的法界时空,就是有时间、有空间,所包容的一切法,所以叫法界。
“佛教徒可以在这样的一首偈颂中,感悟到‘理无碍、事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的境界。”
所谓“理无碍”:就是缘起本质的性空。所谓“事无碍”:就是性空之理,就是在事相缘起上感悟。所谓“理事无碍”:就是空性和现象界之间没有差别。所谓“事事无碍”:就是事物和事物之间的性空没有任何差别。这应该就是:我和你之间没有界限,你和那个房子、大地、树木之间没有界限。如果没有界限,那么就是自在、解脱。因为无尽的远方、无尽的人们,都同我们息息相关,所以我们需要的是感悟,而这种感悟的过程必然是艰难的,甚至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虽然一般人只是在理论上能够接受,可以说得头头是道,但是现实生活中,想要改变自己不执着的心,又是非常艰难的。这个过程应该是循序渐进的。
“应该说,对一般人而言,当然是不可思议。”
一般人怎么能够轻易感悟得到无碍的境界呢?因为只是迷恋、迷惑于外表的假相,很难明白悟入空性的境界,所以说是不可思议。
在往生净土愿里边,我们必须突破一种观念上的障碍,这种观念上的障碍就是过去、未来、现在的分别执着。我们只是从表相上以为:西方极乐世界远离我们十万亿佛土,不论我们坐怎样快的交通工具,哪怕乘光速,也是很难抵达的,这一点是是要清醒的。只是佛教徒通过心理执着的改变和调适,是完全可以突破时空的局限和束缚的。因为时间和空间是我们认识的错觉,所以打破这种错觉,应该是一种全新世界的拓展。
注:本文为静波法师讲法录音整理,未经校对,如有不当之处或有好的修改建议请您与我们联系。联系邮箱:3967260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