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波法师:《心经》的内涵第三十二讲

《心经》是佛陀在同舍利弗的对话。就像《阿弥陀经》,也是佛陀在同舍利弗对话,《金刚经》是佛陀在同须菩提对话。佛陀就告诉舍利弗:“舍利弗啊,你听着。”听什么呢?”

所谓“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前面观世音菩萨说“照见五蕴皆空”,那怎么照见呢?这里观世音菩萨给了我们答案。接下来,我们一步一步地来讲。

色法就是我们的这个肉体。为什么叫色不异空?就是色空两者之间没有差异。为什么没有差异?因为它在动,没有主宰性、实在性,所以它就是空。色和空有差异吗?没有差异。就像这个茶杯,它是色法。当然,五蕴的色法是指我们这个身体。这个身体不断地在变化,谁都知道新陈代谢的故事:从来不停留,毕竟是无常,没有主宰性。因为不实在,所以是空性。因为它是假的,所以我们要认识到凡事都是假的。因为假的就是空的,所以说色不异空。

龙树菩萨的《中论》里边说:“不依世俗谛,不得第一义。”为什么呢?如果说这个色身是世俗谛的话,那么应该是存在的。如果我们不依据这个色身,那么我们就感悟不到空性。我们昨天引用了龙树菩萨的《十二门论•观因缘门》说:“众缘所生法,是即无自性。若无自性者,云何有是法?”色法是众缘所生法,没有自性的,那么如果没有了这个身体,就没有了这个色法。既然没有这个色法,那么同空性有差异性吗?因为没有差异,所以叫色不异空。

同时空也不异色,为什么?因为这个空是从色上感受得到的。我们不要认为色和空不相宜,这个空性就是从色上感受出来的。

上一篇:静波法师:《心经》的内涵第三十一讲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