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波法师:慈云忏主《净土文》释义第三百一十二讲

关于佛教对待放生们的问题:我们提倡护生,我们提倡印刷一些能够让别人吃素的书籍等。只有慈悲和智慧的观念和行为培养,才是真正有意义的放生、护生、吃素、度人。如果提倡人们吃素,总是有人以为缺乏营养、活着很委屈,那么信仰就不容易建立。
所谓“修十善业”:意思就是:我们还要践行十种善业。所谓十善:就是身三、口四、意三。所谓身三:就是不杀、盗、淫。所谓口四:就是不恶口、两舌、绮语、妄语。所谓意三:就是不贪、嗔、痴。这应该是佛教徒修行的所缘境,我们可以通过人天阶梯基础,成就自己福慧的解脱资粮。
所谓“二者、受持三皈”:意思就是:我们要受持皈依三宝。这是建立佛教信仰的标准:没有三皈依就没有信仰。
所谓“具足众戒”:意思就是:佛教徒需要受戒、持戒,比如三皈、五戒、菩萨戒。
所谓“不犯威仪”:意思就是:我们行住坐卧需要有规矩:站要有个站样,坐要有个坐样,乃至说话、行住坐卧都要有标准约束。所谓威仪:就是通过外在的行为规范,完成内心的不住解脱。因为遵守规则,所以心里训练清净不住。我们通过规范自己而影响别人。只是现实中的佛教徒,往往盯着殿门进出的人,执着别人的哪只脚迈错了“错了,错了!”于是,别人蒙了、跑了。
昨天有个人说:“我想要参加你们的法会,只是害怕犯了你们的规矩。”我说:“没有事的,即使有缺陷,也是不知者不怪。佛教徒需要通过规范我们自己的身口意三业而影响别人,而不是规范和指责别人的行为。因为别人不是出家人,也不是佛教徒,所以来就好了。”“是真的没有关系吗?”“当然没有。”“那好,那我来。”他很高兴地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