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波法师:慈云忏主《净土文》释义第三百二十三讲

当然,如果再有人给她出个什么主意,肯定还是不能改变,因为抵抗力不够,所以我们会随境所转,那么又能怪谁呢?只能怪自己。什么是业障深重?因为活在缘起为实有的执着贪嗔痴中,所以思想想不开、嘴巴管不住、身体做不到,这就是业障深重。如果只是关心外在表面的神通奇怪之事,那么内心的不住定力又怎么可能开发呢?有人说了:“法师,就像天气预报似的,你总得给我说说,我需要做点准备啊?”我告诉他:“既然佛说生命在呼吸之间,那么只有活在当下的本地风光,才是真正的解脱自在啊!至于准备什么?应该是训练自己随时告别和放下已经发生的事情”。既然佛法讲无常、无常、解脱,那么我们唯一能做的只有当下。因为凡是得到了还会失去,所以“来时欢喜去时悲、空在人间走一回;不如不来也不去、也无欢喜也无悲。”如此理直气壮,我们还会怕什么呢?顺境需要感恩,逆境就是锻炼。所谓顺境需感恩,难道不是吗?顺境会让人们迷失自己的信仰,何况一切都是无常、无我。只有不迷失无常、无我,才是解脱烦恼和生死的下手处。逆境就是锻炼,锻炼我们去转化,完成观念和行为上的改变。
记得刚出家的时候,别人给我出主意:“你恨谁,可以写个牌位,天天给他磕头……”我总是觉得这招儿并不怎么样,为什么呢?因为佛院告诉我们“默而摈之,所以我们好好学佛,实在没有必要去计较和搭理他。既然我们学的是佛,那么他又不是佛,我们还同他计较什么呢?如果我们同他计较的话,那么我们还能理直气壮吗?不但不是学佛的,而且是学人的。如果他下地狱的话,那么我们又能去哪里呢?因为这样的道理,所以我们需要学会不住和超越相对的比量境界。如果我们总是同别人过不去,那么等于同自己过不去。如果我们是学佛的,那么可以见贤思齐就好了。
这里边有一个追求神通的问题,应该需要反省。如果仅仅是追求神通,就会障碍和伤害我们解脱、往生、成佛的法身慧命。前边已经交待,自然化生、住不退转,就是应无所住。这应该智慧无畏,任何障碍和伤害也无所畏惧。只有前提应无所住的无所畏惧,才会成就方便的神通自在。如果我们前面没有应无所住的无所畏惧,那么神通自在只能是妖魔鬼怪的业力使然。如果我们羡慕和学习麻雀等动物的相对自由飞翔,那么我们的世界只能是麻雀那么大的世界而已。关于麻雀等任何的动物的神通,不过是畜生道的业力使然,佛教徒需要皈依学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