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波法师:学佛的戒定慧是来自于现实的把握,不是口头上的说教

(二)一个出家人不吃饭的故事


一九九三年,我在中国佛学院教书。期间,我在《羊城晚报》上看到,当然很多人也都看到了,说江西有个出家人,竟然三年没有吃饭。哎呦,我们都很震撼,为什么?因为:第一个,我们经历的事儿少;第二个,我们也很向往,出家人不吃饭是什么感觉呢?有一天我上琉璃厂去买书,骑着自行车回来时,正好在一个胡同里看到一个出家人在那里买酸奶喝。我也不以为意,因为酸奶也是素的嘛!就是荤的话,它又与我何干呢?因为那是个人的事嘛!


回来之后,我的一个学长(惟航法师的同学)给我打电话:“法师你过来。”


我说:“什么事?”


学长说:“你赶紧过来,赶紧过来!”


我说:“什么事呀?”


学长说:“哎呀,你过来就知道了。”


于是乎,我就过去了。我到那里一看,之前看到的那个买酸奶的出家人正好在里边。学长说:“那个三年不吃饭的人在这里……”


听了这话之后,我把他拉了出来,我说:“是不吃饭,吃馒头吗?”


学长说:“什么意思?”


我说:“我刚才回来时看他喝酸奶。”


学长说:“不会吧?”


我说:“真是这样的!”


我可能很刻薄,但我们必须说真话,不要装神弄鬼。这是一段真实的记忆。


(三)乌鸦和狐狸的故事


乌鸦有一天嘴里叼了一块肉,狐狸就走过来赞叹这只乌鸦:“你的歌声如此美妙,我渴望已久地想倾听你一展歌喉,哎呀!希望你给我机会……”这只乌鸦给忽悠蒙了,一张嘴肉掉下来了。原来狐狸不是为了赞叹它,是为了它嘴里的那块肉。这只乌鸦后悔不及,于是就记恨这件事:“以后我再也不上你的当了,不被你忽悠了。”


第二次,乌鸦又弄了一块肉,狐狸又来了。这只乌鸦心里坚定了信心:“无论你怎么忽悠我,我都不上你的当。”但是,这一次狐狸改变了套路,它指着这只乌鸦开始骂:“你这只丑陋的乌鸦,你的歌声如此难听,所有的人都觉得你不吉祥,谁看到你都会倒霉……”这只乌鸦最后受不了了:“哎呦……”正要回骂它,马上这个肉又掉了。很多时候,很多人,其实是沉不住气的。


第三次,这只乌鸦又弄了一块肉,狐狸又来了。狐狸算盯上这只乌鸦了!然后狐狸一声不响地盯着乌鸦,久久不吱声,就在那里看着它……乌鸦蒙了:“什么意思?什么情况?”狐狸不吱声,又盯了一段时间,乌鸦终于憋不住了,说:“你什么意思?”什么意思?肉又掉下来了……其实很多时候,学佛的戒定慧是来自于现实的把握,不是口头上的说教。现实运用得当,我们才有定力,我们要操作好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