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波法师:佛教对命运的看法第二百三十三讲

    “因为佛教有忏悔的法门,所以佛教徒需要自己忏悔发愿、勇敢担当认错、勤做功德,可以将功赎罪。”       因为我们通过忏悔而有了福慧功德,所以我们的罪业就会由此而改变,正所谓:有佛法就有办法。       “如大乘佛教,主张一阐提都能够成佛,就是要给众生信心和希望。”       佛教应该给众生信心、希望、欢喜、方便,绝对不是忽悠、吓唬众生说:“你永远不可以解脱……”如果佛说法无定法,那么怎么可以故弄玄虚、乘人之危呢?佛教需要给人希望,需要给别人机会。既可以说我们罪恶滔天,同时也可以说我们功德无量。我们经常会在罪恶滔天、功德无量中犹豫和徘徊,浪费了我们的生命和慧命。因为我们一个恶的念头生起,罪恶滔天;另一个善的念头生起,也可以功德无量。我们既不要怕罪恶滔天,当然也不要陶醉于功德无量,我们更多地应该是努力不执着恶止善行的佛事。只有这个不执着才是佛事。可见,佛教徒只有不住着没有做恶事,也不住着做了善事,才是真正地做了佛事。什么是做佛事?就是面对“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同时又能够“自净其意”的不执着,就是我们的佛事。       我们需要记住,我们是佛教徒,应该做担当而不执着的佛事。我们只有做面对而不执着的佛事,才能是理直气壮的佛教徒,才会有机会化解烦恼和六道轮回。否则,我们既没有福也没有慧,凭什么往生、解脱、成佛呢?我们如果妄想往生、解脱、成佛,那么就是自欺欺人。即使是有一厢情愿地折腾,也会有一种无形的贪嗔痴的力量把自己拉住。如果不去计较,就会觉得很委屈、窝囊、不是滋味。如果去计较了,就会没完没了、后患无穷。如果把握当下,没有时间计较和妄想,那么我们还有什么委屈、窝囊、不是滋味呢?如果当处面对、当处解脱,那么就是“从此日月归己有,海阔天空任遨游。”       娑婆世界的浊福,当然是有滋有味、苦辣酸甜,丰富多彩……要不然,为什么更多的人就是想赖着不愿意离开呢?原因就是迷惑和障碍。因为贪嗔痴的习惯,所以佛教徒需要认清有滋有味之后,还是个没滋没味。如果都是无常变幻的滋味,那么我们还会执着赖在这里吗?当然不要了。要知道:时不我待!因生命和慧命很容易就被浪费掉了,所以佛教徒需要养成出离心、菩提心、中观见,从而当机立断、历事炼心、修福修慧。
      

注:本文为静波法师讲法录音整理,未经校对,如有不当之处或有好的修改建议请您与我们联系。联系邮箱:3967260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