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波法师:《佛遗教经》 第一百七十讲

四、经文释义96
      我们欢迎人家做功德的时候,还要考虑到,就像牛耕地一样,它的体力、它的承受能力是不是可以承受?然后再用它干多少活。如果我们使用过了头,对于使用者和牛都是一种伤害。这个比喻应该是非常完美的。
    “不可以让它过度消耗自己的体力。”
    就像我们用这头牛干活,让它拼命干,过几天它累趴那里了,再也干不了了,岂不是非常可怕吗?所以不可以这样。同理,我们要给信众一个适度的发心机会让他去做,使他们既高兴还愿意做,并且身体正好能够承受得了。如果能够持久地发心护持正法,而且又没有负面的影响,那么不是更圆满的学佛吗?
    “世间人尚且讲中庸之道,否则就会有后遗证,所谓过犹不及也。”
       佛教徒也要从讲中道开始,恰到好处,超过了、达不到都不是最好的学习佛法。因为我们要让信众去做功德,但是不可以让他们疲于奔命,所以出家人要节食,乃至于活得简单自在。大家知道,现在讲过午不食。
    “除了要减少自己的欲望困扰,同时还要考虑信众施者的承受能力,少给信众带来麻烦。”
    没事别总是给居士打电话,说:“我这个没有了,那个没有了……”那么我们麻烦了,最后人家也不再接我们的电话了,彼此的信仰就发生了危机。这还是佛教吗?这已经不是佛教。
    “从古至今佛教传到今天,我们也要考虑佛陀当年的良苦用心、谆谆教诲,告诉我们量力而行。”
      追本溯源,我们落实到现实中的信仰,凡事应当:积极进取、量力而行、随缘自在才好。    

注:本文为静波法师讲法录音整理,未经校对,如有不当之处或有好的修改建议请您与我们联系。联系邮箱:3967260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