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波法师:《佛遗教经》 第二百六十一讲

四、经文释义187

    “戒定慧三学的增长与增上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因为戒定慧三学的践行与增上,的确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所以佛教徒首先就是要持戒。因为我们已经把戒律忘了很多年,当然包括从三皈依建立的信仰,所以当我们再去提它的时候,有人就会很不高兴。甚至有人会嗔恨提倡的人,会说:“你这家伙,本来已经很累了,你还讲什么戒呢?”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何况学佛?如果不讲戒,那么我们还是佛教徒吗?还是出家人吗?不就成了一般社会人了吗?如果是一般的社会人,那么就是社会人!何必称为出家人?或者佛教徒呢?出家和在家的佛教徒,一定要有不共世间的标准。如果不符合佛教徒的标准,又要打着信佛的招牌,那么正信正行的佛教还会被人认识和接受吗?我个人虽然就这样的人可以放生,但是无法阻止和改变他们的热情和热闹,甚至于喧宾夺主……我深深知道:末法时代的正法孤独与艰难……尽管如此,我依然会坚持呐喊,依教奉行。或许我的能力有限,却依然契而不舍。因为这是我的责任和使命;我已经别无选择……

    就像有人同我说:“法师,你看,你怎么不敢惹他呢?”我说:“你说的有道理,你说的非常有道理,这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个人了……虽然我也许不能惹他,但是我肯定不会欺负本份的老实人。”我们只能按照三宝的规则建立信仰,我们只能按照共住规约管理团体,管理我们的出家人。首先我自己应该以身作则。如果我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那么我又有什么资格管理别人?其实自觉应该是管理中的最高境界。如果我们是成年人,我们是有信仰的成年人,那么遵守法律、道德、戒律还会困难吗?

    “不耕耘,一定不会有收获。为什么有人证得初果,很快就会证入四果?同时,有人却需要七次的生死,才可能证得四果罗汉?有人甚至于悠悠岁月、一事无成?差别就是因为把握住心念与把握不住心念的关系。”

    为什么?每个人努力的因缘是不同的。因为因缘不一样,所以证果的速度疾缓不一,这有什么奇怪的呢?为什么弥勒菩萨比释迦牟尼佛先发心而后成佛?我们一进入寺院的山门,第一眼看见的是弥勒菩萨,请大家记住,弥勒菩萨现在还没有成佛!他虽然比释迦牟尼佛早发心多少劫,但是他却还没有成佛,他要晚成佛。当然弥勒菩萨比我们要精进和优秀,因为毕竟要成为贤劫第五尊佛,所以我们应该思考自己的生命和慧命的质量。  
 

注:本文为静波法师讲法录音整理,未经校对,如有不当之处或有好的修改建议请您与我们联系。联系邮箱:3967260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