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波法师:《佛遗教经》 第二百九十四讲

四、经文释义220

    “作为佛教徒,要把‘不戏论’当作自己不要浪费生命的警醒和规范,目的就是一心办道。”

    就像我们的释迦牟尼佛一样,释迦牟尼翻译过来是:能仁、寂默。能仁是结缘慈悲,寂默是孤独解脱;二者兼备,缺一不可。由此可见,佛教徒应当学习心地善良,希望大家有所作为;寂默就是学习孤独,解脱烦恼和生死。对此,我们愿意吗?如果愿意,就能够超凡入圣;如果不愿意,就会随波逐流。佛陀并不是给我们一个廉价的解脱通行证,说:“给你吧,如果你接受佛法,拿着三皈五戒证、菩萨戒牒,就一定可以解脱,一定就成佛。”应该不是这样简单。因为缘起不是定法,所以具足因缘是我们必须要清楚的学佛规则。如果我们注定是人生的过客,那么不执着且又珍惜这个路过的因缘,从而成就我们的:唯心净土,自性弥陀;也就是通过外在成就我们的内在,是一件殊胜的清净因缘。

    这是第十五不戏论,下边让我们走进流通分第一自勉。

A3. 流通分(分五)

B1. 自勉

    【汝等比丘,于诸功德,常当一心,舍诸放逸,如离怨贼。大悲世尊所欲利益,皆已究竟,汝等但当勤而行之。若于山间,若空泽中,若在树下,闲处静室,念所受法,勿令忘失。常当自勉,精进修之,无为空死,后致有悔。我如良医,知病说药,服与不服,非医咎也。又如善导,导人善道,闻之不行,非导过也。】

    佛陀大慈大悲,可谓苦口婆心。所谓自勉,就是自己勉励自己,自己对自己的学佛解脱负责。

    经文的意思是说:

    

注:本文为静波法师讲法录音整理,未经校对,如有不当之处或有好的修改建议请您与我们联系。联系邮箱:3967260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