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人数不要多。
就一般人的家庭房子而言,大都五六十平米、七八十平米,顶多一百多平米,你说能容纳多少人?如果不要拥挤、混乱,就应该尽量减少人员进入,可以尝试分班、轮流念佛。千万不要人多,多了会闹、会乱。有人问:“法师,你说这是定法吗?”当然不是定法。因为不是定法,所以需要把握:因为有秩序了,所以可以稍微多一点。如果空间大了,就可以多一点儿。如果空间又小又没有规矩,那么不但容易乱和闹,更有空气流通、疫情防控等诸多问题,还是应该少一点好。尽管没有固定的法,如果为了利益逝者的往生、解脱,那么需要越简单越好,千万不要搞排场和复杂。所以提出这几点,就是因为佛教徒需要随缘而不是任性,以此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生死问题,从而有感而发,并不是空穴来风,虽然也不是定法,但是总是需要自觉自律,利益往者、利益生者。
佛教徒虽然口口声声说是救人,但是在放生的时候,我们还是要给那些个动物授三皈依,目的还是改变我们人类自己。佛教徒虽然不能不按佛事仪轨操作,但是努力抓紧时间,应该把动物放活而不是放死。我们提倡先要救人。如果人若不救,只是把那些动物放生了事,不考虑动物死活,乃至于又被捞上来再卖或者吃掉,那么我们的放生又有什么意义?及至有人因此形成上瘾或者习惯,应该值得我们反思和反省,还有防止有人误会佛教信仰是不是理性和正常的问题,这的确需要我们思考。
“因为有人临命终时痛苦异常、挣扎不已,应该是不甘心死亡,也不愿意面对死亡,乃至于恐惧死亡,所以是往生、解脱的困扰和障碍。”
因为六神无主、没有着落的困扰和纠结,所以最容易选择一个信仰,也最容易受到身边人的影响和误导,佛教徒需要特别地注意和防范,以免误入邪知邪见。要知道,不是好心人就一定能做好事,何况是解脱的佛事。
“我们应当如何面对和解决这个问题呢?”
我想,不仅仅是许多没有信佛的人,即使很多信佛的人,不也是有这样的不正常表现吗?尽管有表现不好的情况发生,只要我们努力了,自己足够心安理得,不必强求、苛求。因为就是这样的因缘,所以只要力所能及就好,我们总是需要面对和接受缺陷和遗憾,处理和放下缺陷和遗憾的困扰和纠结:问心无愧,活着不累;心无挂碍,就是智慧。
注:本文为静波法师讲法录音整理,未经校对,如有不当之处或有好的修改建议请您与我们联系。联系邮箱:3967260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