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波法师:发心助念与临终关怀第五十三讲

    当然,虽然我们现在讲临终关怀,但是以后还会讲佛教让我们怎么样活着?如果我们总是去讲死呀死的故事,就会容易造成人们的误会和误解,毕竟我们现在都还活着哪!既然是活着,那么需要面对活着而脚踏实地。因为面对因缘,我们需要清醒:第一,因缘没有具足;第二,大家也不愿意;第三,那也不现实。我们现在讲的佛法就是活法。大家只有互相帮助、互助互利,才是修福修慧:生也安乐,死也安乐。


    “如果你家有事,那么我来帮助你;如果我家有事,那么你来帮忙我;他家有事,大家都去帮助他。这不就是良性互动吗?一般人家中有人故去,都会非常不安、手足无措,我们前去帮助助念关怀,可以转丧事为佛事。我们只要讲几句话,念几炷香的佛,他们就会觉得温暖、温馨、安全。”


    如果人们原来是恐惧的,现在转变了这个恐惧,那么不是很有现实的积极意义吗?


    “当然,人们也会因为佛法而使心里安定,使人们的心思宁静下来,同时协助有缘人次序、庄严、规范地为亡者办佛事。”


    比如,我们说阿赖耶识没有离开当事人的身体之前,如果可能,那么利用几个小时可以为其助念。或者八个小时也可以,或者四个小时也可以,从来法无定法。有的人马上需要入殓,那么怎么办呢?比如说抬到太平间里了,我们就为他弄一个念佛机,放到他的耳边,让他自己倾听,因缘表现不同,何必强求一致?我们做了总比不做强。如果只是敷衍了事,那么总不会心安理得。我们尽可能地去补救、改变,尽可能地为当事人多做一些事情,就是等于为自己做事情……因为总比不做要好多了,所以我们需要努力。


    “人的过世、人的死亡,不是一件坏事,不是一件好事,不是一件丧事,应该是一件佛事。”


    一个人死了,如果我们说恭喜他,告诉你,是要挨揍的,那么这是不容置疑的。即使是佛教的棒喝等法,也是需要因人而异,绝对不会一概而论。我们的佛教徒,不要东施效颦、强求一致,不要羡慕别人,应当做好我们自己。



注:本文为静波法师讲法录音整理,未经校对,如有不当之处或有好的修改建议请您与我们联系。联系邮箱:3967260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