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波法师:发心助念与临终关怀第五十七讲

    “从而成就他们自己也来参与利益他人的菩萨道修行。”


    我们会同他说明:“既然这是菩萨做的事情,那么你也来做菩萨吧。”我想,一般人会随缘同意这样的菩萨行。虽然他或许没有时间,或者其它的原因,但是他会力所能及,或者会找一些个时间、因缘来做这样的事情。


    “而且不妨告诉对方,助念是互相帮助的佛事。”


    助念就是互助互利。看起来,好像我们帮助了亡灵,其实那个亡灵也帮助了我们。助念不但是我们帮助了他,而且也帮助了我们自己,我们就会觉得:“我很骄傲,我很神气。”告诉你,没有所缘境,怎么可以彼此成就呢?


    一九九九年十一月,我随大陆佛教代表团,参加两岸佛教学术研讨会,参访到台湾慈济功德会的医院,看到很多解剖前的人体,那些人体和解剖他的医生,都是佛教徒。那些人体生前发愿:把自己死后的身体捐献出来,让那些个医学院的学生们解剖自己的人体,研究自己的疾病,然后希望能够为更多的人提供帮助。解剖的医生又把这些人体当作自己的老师,先要虔诚地诵经,然后把人体解剖之后重新缝好,再次感恩诵经,然后火化;火化之后放到一个水晶制的骨灰盒里……对此,我们非常地感动,觉得他们彼此都是了不起的菩萨。如果具备了因缘,那么我们会做到这一点吗?虽然会有人面对和担当,但是还是不容易做到这一点的。我们很多人执着自己的色身,即使是四大散了,也不一定会把自己的尸体捐出来的。这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


    我们容易说一套做一套,其实就是做不到。学佛是说到了做到了,做到了再去说,说一尺不如做一寸,毕竟身教重于言教。面对当时的心脏解剖,心理还是有障碍,每个人的生命,原来如此的构造……想一想,觉得自己很惭愧,慢慢地,我把眼睛睁开,我要直视这个事实,我要面对它,我要接受它。这个尸体又是什么呢?如果是众缘所生的话,那么分明又不是什么实在的概念。虽然尸体可以是医生的老师,但是又何尝不是我的老师呢?我们需要面对,训练自己心里的纠结和束缚,而不是成为我们解脱的障碍。



注:本文为静波法师讲法录音整理,未经校对,如有不当之处或有好的修改建议请您与我们联系。联系邮箱:3967260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