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波法师:观修三宝的功德及其意义第一百四十九讲

所谓“由法界自性,清净故光明”,宇宙万有,包括法界众生,乃至所有的微尘、所有的法,如果认识到它的本性,那么我们就不会去着相,当然就是一种清净。这样的清净就是一种光明。为什么是光明?因为不再执着了,所以就是光明。如果执着了,那么就是黑暗,就是烦恼和生死的束缚和困扰。

“自性身具有五种功德,又如《宝性论》中说:‘无量及无数,无思无等净,究竟诸功德,真实自性身。大故无数故,非分别境故,唯永断习故,无量等如次。’”
弥勒菩萨造的《宝性论》中所说的境界说明了什么呢?
所谓“无量及无数”,意思就是:法身没有量、没有数。如果你说你去数有多少数,如果你说你去称量有多少重量,那么实在是没有办法。
所谓“无思无等净”,意思就是:我们去思维是不行的,思维还是分别。“无等净”,就是没有任何能够同他去相提并论的,如此看来就应该是清净的。
所谓“究竟诸功德”,意思就是:法身是最圆满的各种功德的源头,这是学佛最关键的下手处。
所谓“真实自性身”,意思就是:因为是不可得的身,是假的、幻化的身,所以就是真实的自性身。
所谓“大故无数故”,意思就是:什么是大呢?佛经中说的大叫摩诃。什么是摩诃呢?就是不是用大小那个相对的大来比较的那个大,而是超越了相对的大小。此时的那个大,已经涵盖了、包容了大小,所以称为摩诃。所谓“大故无数故”,没有任何的称量。所谓数,我们去分别有多少的数量,就是有多少个法身。无量无分别,实在没有办法计算如来的法身。